首页 > 拉丝 绞线 退火
1
[问题求助] 退火温度与伸长率、回弹角和抗拉强度的关系
P:2008-07-29 16:00:41
1
退火温度与伸长率、回弹角和抗拉强度的关系
退火温度与伸长率、回弹角和抗拉强度的关系
周清波(2007-03-15)
铜是正六面体结构,通过拉丝结构变形(铜导体变硬、弹性增加)。要想“恢复”正六面体结构,只有高温下铜原子再结晶,结晶出新正六面体结构。而不是简单地在高温下结构恢复。
漆包退火环节,就是铜晶粒再结晶过程。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当达到再结晶温度(T1)时,铜晶粒开始结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铜晶粒再结晶完成积聚再结晶开始,当达到积聚再结晶温度(T0)时,铜晶粒快速增大,积聚再结晶。铜的机械性能迅速下降(T2温度时,也就是常说的“过烧”)。
图中曲线表示三者与退火温度定性关系。
退火温度与伸长率关系
拉丝拉完的硬铜线伸长率很小,只有2%-3%,达到再结晶温度(T1),伸率开始增大,到积聚再结晶温度(T0),由于晶粒积聚增大,机械性能迅速下降,伸率开始下降。在积聚再结晶温度附近有一个最高值。
退火温度与回弹角关系
拉丝拉完的硬铜线,由于变形大,具有很大的弹性随着晶粒再结晶开始,新六面体的形成,铜线开始有柔性回弹角开始明显降低。到达T0附近,晶粒再结晶快结束时,回弹角随温度变化很小。达到T0以后随着晶粒增大,线发脆,回弹角略增大。
退火温度与抗拉强度关系
退火温度低,没再结晶之前,从再结晶温度(T1)开始,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往往人们忽视这一项,一味地追求柔软性,而忽视抗拉强度。漆包线需要的是“柔韧”,而不是“柔软”在这里画出抗拉强度曲线,意在引起漆包线执业者的重视。
上述定性分析了退火温度与伸率、回弹角和抗拉强度的关系。分析不是目的,找到退火环节最佳工艺、如何找到最佳工艺才是最终目的。有兴趣的,可以进步探讨。
super-phantom circuit;ghist circuit - 超幻象回路 (0) 投诉
1
你需要登录才能发表,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