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丝 绞线 退火
12 涓嬩竴椤�
[绞线工序] 如何有效的控制低压电缆截面
P:2008-09-29 11:17:21
15
其实,力缆异形及圆形紧压导体的截面控制,永远不可能做到首次生产实际截面和计算截面正好吻合,原因在于并不是计算方法和结果的问题,而是紧压导体受:铜、铝材质的质量好坏、机械性能均匀性、单丝是否退火软化、退火软化均匀性、轧辊及拉模的材质和结构尺寸、绞线设备的不同、导体结构的不同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总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无规律性的问题。同样的导体结构设计、轧辊和设备,不同时间生产的导体截面可能就会有些出入。所以,想要有效地控制紧压导体截面,就要勤于多次验证并调整。本人设计计算紧压导体参数和轧辊参数时,一般先根据标准要求的导体最大电阻(或其它方面例如成本决定的)反算出想要的实际截面,其间要考虑铜铝材质自身的电阻率、紧压后导体电阻率可能升高的因素而再乘上一些系数,然后根据长期验证数据,确定延伸系数λ和紧压填充系数η,最后经过复杂的计算(可做EXCEL表或编程计算)得出扇形等紧压导体的轮廓截面、导体半径、轧辊弓高、弧宽等各参数,还可利用CAD软件的测量功能模拟验证。最终,对于扇形等异形紧压导体,根据计算的轧辊参数,先制作出轧辊模板,再制作轧辊。实际生产时,对于扇形或瓦形导体,扇高控制很重要,轧辊间隙的轻微变动,就可造成截面的几个平方毫米变化。其次要现场跟踪验证,并多次采样进行导体电阻测试、称重计算,根据实际电阻值和称重截面、实际延伸系数、紧压系数,比较与设计计算的差异,再重新调整轧辊参数、反复验证,经过多次验证调整,就能达到预期截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BOSS们也会很满意。另外,有些实际问题需要注意,例如:紧压导体设计计算时,用到的延伸系数λ和紧压填充系数η二者之间无特定的函数关系(本人才疏学浅,至今也未推算出),只是符合一条根据大量验证数据得出的逐渐上升的曲线。扇形或瓦形导体的扇高容易控制,但扇宽往往因紧压程度低,而达不到设计计算值,略小于设计值。
验证数据等太多,不再赘述。个人见解,未必经验,共同交流学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