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丝 绞线 退火

12 涓嬩竴椤�

[绞线工序] 如何有效的控制低压电缆截面

独钓寒江雪
工程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654

P:2008-08-15 11:33:22

1

低压电缆通常是控制扇高,来控制截面,但这个控制往往偏差较大,不知道各位有好的方法?

stress-strain curve - 应力-应变曲线 (0) 投诉

YPont
版主勋章工程师积极分子签到达人14年老会员论坛精英

角色:版主
等级:中级工程师
声望:5035

P:2008-08-15 14:10:17

2

我们就是根据电阻进一步控制扇高

drawing theory - 拉线理论 (0) 投诉

独钓寒江雪
工程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654

P:2008-08-15 14:24:54

3

测量电阻需要很长时间,如果等电阻合格后再生产,时间上浪费很多啊.

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Kevlar wrap - 芳纶纤维绕包层 (0) 投诉

梦里花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120

P:2008-08-18 17:57:14

4

我也需要啊,如果用电阻测,在车间温度偏差大,测出的值也不准,啊

statistical data collection unit - 统计数据收集装置 (0) 投诉

独钓寒江雪
工程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654

P:2008-08-19 10:14:39

5

都有什么好方法拿出来说说啊,别舍不得!

wire drawing table - 配模表,拉线配模表 (0) 投诉

小刀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1004

P:2008-08-19 12:02:19

6

称重得出截面,用此截面和以往数据比较再来控制扇高。

outer curvature radius - 外部曲率半径 (0) 投诉

qfy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242

P:2008-09-12 18:10:42

7

先将电阻规定范围,通过验证的外形尺寸和截面就快了

audio range - 电话传输范围,通话有效距离(通信电缆的) (0) 投诉

dailing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201

P:2008-09-16 08:49:29

8

在直流电阻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紧压的填充系数,这些工作只有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生产时就容易控制了。

normalized link capacity - 额定链路容量 (0) 投诉

梦溪笔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169

P:2008-09-16 16:21:22

9

要精确控制,就得在线检测电阻,这仪器国内好象没有做的,外资企业一般都配了。

electric welding - 电焊 (0) 投诉

独钓寒江雪
工程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654

P:2008-09-17 09:32:23

10

有这么先进的设备,推荐一下,价格大概多少啊 ?

precoat filter - 预涂助滤剂过滤器 (0) 投诉

梦溪笔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169

P:2008-09-19 15:35:58

11

我只知道常州安凯特有这设备,是这样控制,我们也没有这设备。

twin-head wire bending machine - 双头弯线机 (0) 投诉

PLWH
积极分子工程师17年老会员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中级工程师
声望:4031

P:2008-09-19 16:16:05

12

大多厂家都是根据长期摸索积累的验证数值,来调整和控制截面。

resistive conductor cable - 有阻电缆 (0) 投诉

独钓寒江雪
工程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654

P:2008-09-20 14:51:55

13

楼上的,可以谈一下你的经验吗,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drawing machine with 13 passes - 13模拉线机 (0) 投诉

奔狼2008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230

P:2008-09-28 16:36:35

14

PLWH先生:

  可以谈一下你的经验吗,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Kydex - 基德克斯(主要成分为Ky-dene) (0) 投诉

PLWH
积极分子工程师17年老会员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中级工程师
声望:4031

P:2008-09-29 11:17:21

15

其实,力缆异形及圆形紧压导体的截面控制,永远不可能做到首次生产实际截面和计算截面正好吻合,原因在于并不是计算方法和结果的问题,而是紧压导体受:铜、铝材质的质量好坏、机械性能均匀性、单丝是否退火软化、退火软化均匀性、轧辊及拉模的材质和结构尺寸、绞线设备的不同、导体结构的不同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总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无规律性的问题。同样的导体结构设计、轧辊和设备,不同时间生产的导体截面可能就会有些出入。所以,想要有效地控制紧压导体截面,就要勤于多次验证并调整。本人设计计算紧压导体参数和轧辊参数时,一般先根据标准要求的导体最大电阻(或其它方面例如成本决定的)反算出想要的实际截面,其间要考虑铜铝材质自身的电阻率、紧压后导体电阻率可能升高的因素而再乘上一些系数,然后根据长期验证数据,确定延伸系数λ和紧压填充系数η,最后经过复杂的计算(可做EXCEL表或编程计算)得出扇形等紧压导体的轮廓截面、导体半径、轧辊弓高、弧宽等各参数,还可利用CAD软件的测量功能模拟验证。最终,对于扇形等异形紧压导体,根据计算的轧辊参数,先制作出轧辊模板,再制作轧辊。实际生产时,对于扇形或瓦形导体,扇高控制很重要,轧辊间隙的轻微变动,就可造成截面的几个平方毫米变化。其次要现场跟踪验证,并多次采样进行导体电阻测试、称重计算,根据实际电阻值和称重截面、实际延伸系数、紧压系数,比较与设计计算的差异,再重新调整轧辊参数、反复验证,经过多次验证调整,就能达到预期截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BOSS们也会很满意。另外,有些实际问题需要注意,例如:紧压导体设计计算时,用到的延伸系数λ和紧压填充系数η二者之间无特定的函数关系(本人才疏学浅,至今也未推算出),只是符合一条根据大量验证数据得出的逐渐上升的曲线。扇形或瓦形导体的扇高容易控制,但扇宽往往因紧压程度低,而达不到设计计算值,略小于设计值。

验证数据等太多,不再赘述。个人见解,未必经验,共同交流学习!谢谢!

t/min - revolution per minute转/分 (0) 投诉

12 涓嬩竴椤�


你需要登录才能发表,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