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拉丝 绞线 退火

12 娑撳绔存い锟�

[束丝工序] 束丝不圆整,如何改善

z15557375073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418

P:2024-07-31 09:23:02

1

悬赏贴
总赏金100金币,剩余0金币

公司设备采用的500高速绞线机;目前束丝和并丝两种方式。现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一次性束绞节径比为22-24倍(三层及以下 如1+6+12)、19-21倍(三层以上 如2+8+13+19),眼膜为理论外径+0.1(理论外径公式:image.png)。绞线通过眼膜较为圆整,通过绞弓到引取轮,线就发扁,有棱纹。

     设备较为老旧之前张力不均匀,现张力已调整还是有一些不均匀,绞线速度约为1000r/min;单眼膜过线改为双眼膜过线。

(2)并丝束绞节径比为22-24倍(现在并丝结构为:1+3、0+4、1+5)放线架最多放6盘,没办法使用1+7结构。也是与束丝同样的问题,在眼膜处挺好的,上了绞弓和导轮后就开始发扁,带棱。

还有哪里能调整优化的?是不是要考虑分线板(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到眼膜的距离,绞线夹角要控制吗,目前角度为20-30°。之前现场没有工艺,师傅随便开的,绞的很烂。现在好一些了,还是达不到领导的要求,领导不让换设备,还要求产能,真诚请求各位大佬帮助。

  



high performance lubricant - 高性能润滑剂 (0) 投诉

小周
17年老会员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1113

P:2024-07-31 09:40:00

2

你都知道原因了,看看哪个大佬能不能帮换个设备,要想束出来圆整,可以把节距调小,
    z15557375073 在 2024-07-31 11:21:50 奖励 10 赏金

SPOF - single polarization optical fiber单偏振光纤 (0) 投诉

zixuecanyue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835

P:2024-07-31 10:14:25

3

这个情况,要么换个新设备,要么可以试下:在导体收到线盘之前加一个眼膜圆整一下(新设备大多都有这个功能)。你们的张力不稳定,那电阻是否可控呢?
    z15557375073 在 2024-07-31 11:21:59 奖励 20 赏金

single mode fiber coupler - 单模光纤耦合器 (0) 投诉

chicheng
忠诚勋章工程师大富豪勋章论坛精英16年老会员版主勋章

角色:版主
等级:高级工程师
声望:15475

P:2024-07-31 10:52:48

4

在绞线出线口或挤出进线口再增加一个模具,如何?
    z15557375073 在 2024-08-05 08:25:03 奖励 10 赏金

mixing roll - 混炼辊,混炼机 (0) 投诉

z15557375073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418

P:2024-07-31 10:55:58

5

zixuecanyue:

这个情况,要么换个新设备,要么可以试下:在导体收到线盘之前加一个眼膜圆整一下(新设备大多都有这个功能)。你们的张力不稳定,那电阻是否可控呢?

电阻基本是卡边了。时不时还会出现跳线,主要是并丝张力不均匀,有的都下垂形成拱桥了(反馈过,无作用)。大佬可以详细说下如何加眼膜吗。我们的设备图大致如下


print zone - 打印区 (0) 投诉

z15557375073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418

P:2024-07-31 10:56:47

6

我们设备图大概是这样的

mandrel test - 圆棒卷绕试验,绕扦试验<测定电线镀锌层附着力的一种试验,方法是将电线卷绕在直经数倍于电线的试杆上> (0) 投诉

P:2024-07-31 11:06:26

7

节距和角度都放大一下看看。我之前弄过一次裸铜束丝加芳纶丝的,出线情况和你的相似,也是上盘之后跳线松散。让导体少一点张力不均造成滑移的影响。
    z15557375073 在 2024-08-05 08:22:32 奖励 10 赏金

dead-block drum coiler - 静盘成圈机 (0) 投诉

P:2024-07-31 12:10:06

8

从第一张图片看,有1根铜丝已经跳起来了,考虑是张力小或过线路径刮线的问题。这种还是不要加眼膜圆整了,不然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挤出临时使用这批导体时,可以参考4楼版主的方法。建议:
1、电阻卡边了,那就增大并丝外径,这样可以在束线时使用更大的放线张力;
2、每层的分线板到眼膜的距离调整下,每一层铜丝穿过各自眼膜的角度,小于等于眼模的压缩角,下图是某厂1+6+12的示意图,具体距离要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来定了;

3、如楼上所说,节距和角度都放大一些;
4、图片看你的导体外径还是比较大,那绞弓尽量避免使用磁环,改用小导轮;
5、可以考虑分多次束绞,1+6绞为7根,7+12单独在绞一次,内层的节距可以比外层小一些。
    z15557375073 在 2024-08-01 08:10:58 奖励 30 赏金

IWD - International Wire Dimensions国际线规 (1) 投诉

wyjsy
10年老会员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2658

P:2024-07-31 13:43:04

9

这种老旧设备要改善较多,设备方面改造的力度不一般,不过会比较难

bi-color extrusion method - 双色挤出法 (0) 投诉

andypost
工程师18年老会员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3136

P:2024-07-31 14:47:08

10

cold drawn wire - 冷拉金属线 (0) 投诉

xxn
5年老会员签到达人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1433

P:2024-07-31 14:53:50

11

请各位有经验师傅,不吝赐教:
BVR束线4mm2导体,我试了一次分两次束线,外观有很大改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导体相对松散(实测外层节径比19倍,内层也是19倍)。
中心线(1+6)开一段会出现一点程度的扭曲(节距因第2次束线变密传递到放线端),这个问题是加张力保证进如束线模是直的,还是不去管它呢?

longitudinally halved mechanical sleeve - 纵向对开式机械套管 (0) 投诉

TIM1225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260

P:2024-07-31 18:35:12

12

1、购买一只张力计,把每根单支线的张力尽量调到一致;
2、束线的绞距做到15倍左右......

dip coating - 浸涂 (0) 投诉

ion1991
签到达人8年老会员积极分子工程师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中级工程师
声望:2273

P:2024-08-01 00:34:32

13

用多头中拉机拉,多股放线,放线采用主动放线,张力稳定
    z15557375073 在 2024-08-05 08:24:06 奖励 10 赏金

cable jute - 电缆麻 (0) 投诉

z15557375073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工
声望:418

P:2024-08-01 08:12:51

14

chicheng:

在绞线出线口或挤出进线口再增加一个模具,如何?

之前尝试过,押出哪里模具固定不好。机修和生产都比较懈怠

tree resistant insulation - 耐树枝状放电绝缘,耐树枝绝缘,,耐树枝老化绝缘 (0) 投诉

183360dh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技术员
声望:4133

P:2024-08-01 08:29:19

15

按你所说用500机绞合的,以及看你的线,可以试一下630绞线机

balance - 平衡,对称;平衡器 (0) 投诉

12 娑撳绔存い锟�


你需要登录才能发表,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