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高频线缆
[USB] USB3.0为何可以这样--USB3.0技术交流专帖
P:2009-11-23 23:32:47
25
USB3.0 电源管理与Cable的关系-->
在叙述USB3.0的电源管理前,先以个人观察的角度来诉说一下USB3.0有趣的电源这一块.
首先从手机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USB2.0; 手机问世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说长也不长,至少我记得读书的时候,只有大老闆用得起黑金刚手机,在台湾更被称之为大哥大),后来的手机的发展朝小巧多功能等发展,并且在USB的问世后,有业者想到可以使用USB的介面来充电,在大陆更规定手机必须具备USB的充电功能.哇!!!一下子,手机使用USB的充电成了一股炫风,也几乎成为标准介面.(目前大厂牌的手机都支援以USB介面来充电)
另外一个不可不关心的,就是在外接储存介面上及外接光碟介面上的普及.由于硬碟越来越便宜,许多人除了自己的电脑所使用的硬碟外,也会有外接的硬碟,当成备份资料用途,这样的介面,一开始问世时,由于耗电的问题,必须外家电源,方可让USB外接硬碟正常使用,但后期的USB外接硬碟模组,在USB2.0后,已经可以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正常啟用.至于USB外接光碟机,则随著Netbook的普及,也广泛的出现在市面上.许多USB外接光碟,同样也标榜无须外接电源,即可正常的啟用.
除此之外,各种以USB为电源介面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被开发出来,也被申请为专利品.如USB介面的LED桌面灯,USB介面的风扇,滑鼠键盘.....等.
只能说,USB的光环一直围绕著我们,相信未来10年也是一样的,且随著USB3.0的问世,应用更广.
USB2.0的电源供应,在主机端(Host)有一定的规定,他是以单位负载(unit load)来叙述的,每一个单位负载,在USB2.0为100 mA,也就是说,若以USB2.0输出电源为5V(一般值来说),则每一单位的功率负载为P=I * V=0.1 * 5= 0.5 瓦(W),且一个装置最多可以使用5单位负载,也就是消耗最多500 mA的电流.
在USB2.0的主机端,A母端接头处,多单位负载的应用中,该处最低的输出电压必须大于4.75V, USB2.0的Cable Assembly的电源线电压降必须小于125mV (0.125V),这样的规定,莫若于让装置可以正常的驱动,而不至于当装置无自己的电源时,当使用主机端的电源,出现不可预期的低电压低电流状态.
这样的电源供应,在USB3.0上,加强了许多,例如在USB3.0中所定义的单位负载更改为150mA的电流供应,且针对高耗电装置必须支援6个单位负载,也就是900 mA.至于在Cable Assembly的电压降部分,在VBUS上必须小于171mV (0.171V).
USB2.0/3.0在电源管理上的严谨度,让许多以USB为介面的周边,得以正常的运作.这乃归功于整个规范的严谨度.
如今,以USB为介面的外接装置可以依据USB在电源上的要求,来决定产品是否需要额外的电源.(当然,产品的开发若不需要额外电源,除了更加受欢迎外,也可以节省成本.)
以上针对电源部分的叙述,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先进加以补充.
Leo
paper wrapping head - 纸包头 (1) 投诉
P:2009-11-24 00:39:33
26
USB3.0 SSRX/SSTX 差模转共模损号(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 Convertion)-->
先前在电线电缆网站中,小弟也曾发言过有关于此一参数的测试相关议题,在此,除了整理先前的发言外,也加入了先前没有述说的部分:
要讨论此一参数,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讨论.
(1).先从此一参数的数学理论模式谈起-->
在网路分析仪的量测中,此一参数的专有S参数名称被命名为SCD21,也就是说,平衡式传送讯号,共模式接收(Differential mode Transmit, Common mode receive). 这样说好像还不够清楚,更明白的说,当我们的讯号以平衡是传输时,若我们将传送端的两个讯号分别以P1, P2来表示(也就是平衡式TX端),接收端的两个讯号分别以P3, P4来表示(也就是平衡式的RX端).此时,我们量测讯号的平衡式衰减(SDD21或SD2D1)时,他的数学模式为: 1/2 * (S31 + S42 - S32 - S41),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P1对P3的衰减加上P2对P4的衰减,减去P1对P4的耦合量(也可以称之为串音量)且减去P2对P3的耦合量.
至于平衡式转共模式损耗SCD21,他的数学模式为: 1/2 * (S31 - S42 + S41 - S32),从字面上的解释就是P1对P3的衰减量,减去P2对P4的衰减量,加上P1对P4的耦合量,减去P2对P3的耦合量.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P1<-->P3与P2<-->P4彼此之间的对称量测. 当不对称时,此一参数就会变差.
因此,对称的量测,就变成此一参数的真諦,也是生产此一cable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里的S参数,代表著两个含量,一个含量为讯号强度的大小,另外一个含量为讯号角度的变化量.简单的说,SCD21必须考量除了大小的对称外,也必须考量相位的对称.
(2).从连接器的定义来打抱不平-->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USB3.0在连接器上的SSRX/SSTX共用了5隻脚位,其中有一隻为GND(共用地).此一设计,可以降低成本,但却让USB3.0的讯号产生先天的缺陷.也就是说,讯号在连接器上(S为讯号线,G为地线),以SSGSS的排列方式呈现,与SATA以GSSGSSG的7隻脚位排列,产生了先天的不对称.举一个厘科科技经常与客户讨论时所提的例子,这就好像是一个人,两手都扶著柺杖(SATA)与另外一个人只能单边扶著柺杖(USB3.0)一样,当然是两手都扶著柺杖的人所呈现的状态比较对称来比喻.
对于讯号的传输也是一样的.当GSSG的传输时,左侧的S其左侧讯号有个G,右侧的S其右侧也有个G,这样的传输,相对对称;但是USB3.0的SSG,其左侧的S,其左侧没有G,但右测的S其右侧有G.因此,USB3.0连接器本身的对称性就有先天上的缺陷.但由于USB3.0未来属于低价位的产品,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产品还能够符合预期,使用这样的结构,还是可以接受的.
(3).从SCD21的数学模式来探讨EMI效应-->
USB3.0的SSRX/SSTX讯号线,在Cable Assembly中,必须以金属遮蔽物加以对与对隔离.这使得讯号在传输时,几乎都被束缚在STP结构中.但是在Assembly加工段与连接器段,由于加上上的问题及连接器没有设计成STP结构(成本会变高)的原因下,此处最容易产生讯号的干扰与辐射.对于以平衡式传输的SSTX来说(主机端与装置端都有一对以SSTX命名的讯号),当对称性不够,或遮蔽不完全时(一定无法100%遮蔽),就会产生讯号的干扰与辐射问题出来.再加上由于讯号的接地无法理想化(GND够广与够平均),更加大这样的效应出来.当USB3.0以更高速来进行传输(5Gpbs),这样的效应就更加扩大.因此,除了USB3.0外,在SATA III (6Gpbs)的传输上,也同样探讨EMI及SCD21的问题.
(4).从理论的角度来解决此一问题-->
从上面的说明,从理论上来解决此一问题就变的相当的单纯,但对于生产设备或Cable Assembly加工来说,就变的相当困难. 首先,在此再次强调我们经常与客户所说的,购买网路分析仪时,不要贪2 Port与4 Port网路分析仪的差价,而选购只有2 Port的网路分析仪,特别针对要生产高速讯号线的客户来说,使用4 Port网路分析仪的重要性从这里可以显现出来. 当SCD21的模式可以从数学的模式表示出来,将他转化为生产裸线,及加工时,甚至选择比较对称的连接器(连接器事实上可以做的比较对称喔),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后续......)
(5).到底SCD21重不重要-->
一直以来,在Cable Assembly上,总是会出现客户这样的质问,为何我使用A家的Assembly, EMI没有问题,但使用B家的Assembly, EMI却不会过.
对于USB3.0来说,此一问题,以往除了连接器的遮蔽效应问题外,由于传输速度高达5Gbps的原因,且USB3.0支援高功率,高电压差传输,此一问题有可能更加严重.但若你的应用没有EMI的考量,或许不用将此一参数当成必要条件.
当SCD21差,也会导致USB3.0的NEXT变差,当NEXT差到一定的程度,若此时USB3.0 的SSTX/SSRX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时,有可能产生误判或无法判断的问题出现.这也是为何USB3.0特别强调NEXT且要求的相当的严格.(在前面也有叙述过相关的议题)
以上说明,若无法完整的阐述SCD21,也欢迎与我联繫.
Leo about SC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