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 特高压十年 质疑声中继续前行
P:2019-09-10 16:36:57
1
特高压十年 2019年1月6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运行十年。这是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交流工程。该工程的投运,标志着我国电网电压等级一举跃升到特高压1000千伏。 十年来,从西南群山到江南水乡,从西部戈壁到中部平原,从东北雪原到渤海之滨,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八交十直”特高压串珠成线、连线成网,逐步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新格局。 纵横交错的特高压,满足了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需求,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创造了中国电力科技创新的新高度,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然而,发改委对于特高压的核准,一直是在一片质疑中推进的,压力重重。我国对特高压(±8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技术的跟踪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8年,我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是330千伏,到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500千伏交直流工程。500千伏电网有力支撑了我国多年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东部土地资源紧缺和环保容量制约,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2004年,华东三省一市召开了“十一五”规划讨论会。当时华东500千伏电压网架接近发展极限,电网走廊资源紧缺、短路电流超标严重,若干500千伏变电站被迫分列分段运行,直接影响电网安全。我国能源资源和需求的地域分布特点,以及新发展需求,使得发展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优、配置能力更强的电压等级成为必然。 这一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特高压,充分发挥其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的优势,将西北部各类大型能源基地与中东部主要负荷中心相互连接,大范围优化能源资源。当年年底,我国开始集中开展大规模研究论证、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 过去十余年,中国特高压经过启动、质疑、规模化发展、停滞四个阶段。 直到2018年9月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18〕70号)。 这个标志着特高压重启政策文件的发布,让市场上特高压相关企业非常振奋。文件提出,将于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年底前核准12条特高压线路。根据市场的统计,项目建设期2-3年,合计输电能力57GW,带来约1800亿-2000亿元投资。 从这份政策文件可以看到,原本这12条特高压线路大部分都应该于去年年底前核准,但是时至今日,国家只核准了5条线路。显然,这一轮特高压重启速度是低于预期的。这可能跟国家电网公司对于特高压的重视程度有关系。自寇伟执掌国家电网公司后,提出了“三型两网”规划(“三型”即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两网”即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尤其是今年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非常重视。 2018年9月19日,经过慎重研究和决定,中国工程院向国家能源局报送了《我国未来电网格局研究(2020年)咨询意见》。 这份报告全面质疑了交流特高压的使用前景,反对区域电网之间用交流特高压互联同步运行,区域电网内部,由于投资巨大、利用效率低,交流特高压并没有建设的必要。这也是首个反对交流特高压的官方权威咨询机构报告。 这份代表着中国工程院的官方态度的研究结果给出的具体意见,对于直流特高压是认可的,但是并不认可交流特高压。 不过,尽管特高压在争议中前进,还是依然表现不俗,国家电网已成为全球并网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网,也是过去20年来全球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已经投运的国家电网“八交十直”特高压,起点多位于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而落点均在东中部地区——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70%以上的电力消费。特高压纵横千里,使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成为可能,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特高压输电技术是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创新,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