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新闻] 电缆行业新政即将实施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P:2013-04-09 14:26:11
1
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1号令———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公布了对2011版产业政策的有关条目进行调整的决定。其中,涉及电线电缆制造业的产业政策有了较大调整。《决定》中的二十条为:限制类“十一、机械”第15项“电线、电缆制造项目(用于新能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特种电线电缆除外)”修改为“6千伏及以上(陆上用)干法交联电力电缆制造项目”。新调整的产业政策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电线电缆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犹如芒刺在背,进一步限制产能过剩已是当务之急,而质量、技术、品牌都不占优势的企业必然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也已成为行业共识。有专家认为,此次调整对于屡遭诟病的电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
电缆行业迎“大考”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虽然有着万亿元级别的产值,但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产业中充斥大量的落后产能,未来几年全行业或在相关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下进入洗牌时期。”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总经理刘龙认为,中国电线电缆企业至2015年将淘汰30%。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在低位徘徊,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部分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偷工减料、制假售假等质量失信和违法现象比较突出,质量问题对安全、环保带来较大隐患。”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资深营销总监陈金龙在接受 《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中面临能源、电力紧张的瓶颈性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电力方面的投资,使得电线电缆行业步入了飞跃发展期。但是由于其行业巨大的产值和利润,加上国内电缆企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所以有大量的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线缆生产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产能过剩、利润下滑、低价中标等行业乱象屡遭诟病,很多小企业甚至铤而走险,以次充好,造成这个行业产品合格率只有1/3。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调整的产业政策在充分考虑电线电缆制造业作为基础性配套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电磁流量计对原有产业政策做出了较大调整;同时结合了电线电缆制造业发展状况,对过剩状况严重的产能明确进行了限制,使得政策在产业发展导向更符合配套产业的发展需要,对限制过剩产能有了明晰的指向,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警惕产能过剩“转移”
电线电缆产业新一轮政策调整引发行业震动,“电线电缆新的产业政策调整有可能使得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容易瞄准那些限制除外的条款,产生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希望能把整个行业作为限制类的‘待遇’拿掉,涡街流量计只对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进行限制。”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秘书长吴士敏在3月8日举行的电线电缆商会一届七次理事会上如是说。
“国家应该鼓励企业发展市场亟需的产品,淘汰产能过剩产品。”吴士敏认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也应该根据用户行业发展需要、市场发展需要和产业政策中用户行业鼓励方向,调整自身策略,自主发展。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不应该心存幻想,应该脚踏实地,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不少电缆企业家认为,新的产业政策调整有“一刀切”的嫌疑,容易伤及无辜,他们普遍表示,限制类条款对一些已成规模化、品牌化且产品质量、技术过硬的企业并不公平,相关配套措施也应同步推进。
一边是即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产业政策调整,一边是行业长期存在的尬尴困境,电线电缆企业处于行业调整“动真格”的前夜,突然变得进退失据。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线电缆行业目前是电工电器行业中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眼下正凸显着一些日益严峻的问题,如总量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产出低、科技创新薄弱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电线电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新的产业政策调整的初衷是限制产能过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在政策调整与实施上或许应量体裁衣,既不能采取“一刀切”,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进行适当微调或倾斜,杜绝新问题产生。
电线电缆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犹如芒刺在背,进一步限制产能过剩已是当务之急,而质量、技术、品牌都不占优势的企业必然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也已成为行业共识。有专家认为,此次调整对于屡遭诟病的电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
电缆行业迎“大考”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虽然有着万亿元级别的产值,但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产业中充斥大量的落后产能,未来几年全行业或在相关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下进入洗牌时期。”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总经理刘龙认为,中国电线电缆企业至2015年将淘汰30%。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在低位徘徊,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部分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偷工减料、制假售假等质量失信和违法现象比较突出,质量问题对安全、环保带来较大隐患。”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资深营销总监陈金龙在接受 《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中面临能源、电力紧张的瓶颈性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电力方面的投资,使得电线电缆行业步入了飞跃发展期。但是由于其行业巨大的产值和利润,加上国内电缆企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所以有大量的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线缆生产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产能过剩、利润下滑、低价中标等行业乱象屡遭诟病,很多小企业甚至铤而走险,以次充好,造成这个行业产品合格率只有1/3。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调整的产业政策在充分考虑电线电缆制造业作为基础性配套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电磁流量计对原有产业政策做出了较大调整;同时结合了电线电缆制造业发展状况,对过剩状况严重的产能明确进行了限制,使得政策在产业发展导向更符合配套产业的发展需要,对限制过剩产能有了明晰的指向,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警惕产能过剩“转移”
电线电缆产业新一轮政策调整引发行业震动,“电线电缆新的产业政策调整有可能使得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容易瞄准那些限制除外的条款,产生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希望能把整个行业作为限制类的‘待遇’拿掉,涡街流量计只对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进行限制。”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秘书长吴士敏在3月8日举行的电线电缆商会一届七次理事会上如是说。
“国家应该鼓励企业发展市场亟需的产品,淘汰产能过剩产品。”吴士敏认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也应该根据用户行业发展需要、市场发展需要和产业政策中用户行业鼓励方向,调整自身策略,自主发展。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不应该心存幻想,应该脚踏实地,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不少电缆企业家认为,新的产业政策调整有“一刀切”的嫌疑,容易伤及无辜,他们普遍表示,限制类条款对一些已成规模化、品牌化且产品质量、技术过硬的企业并不公平,相关配套措施也应同步推进。
一边是即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产业政策调整,一边是行业长期存在的尬尴困境,电线电缆企业处于行业调整“动真格”的前夜,突然变得进退失据。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线电缆行业目前是电工电器行业中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眼下正凸显着一些日益严峻的问题,如总量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产出低、科技创新薄弱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电线电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认为,新的产业政策调整的初衷是限制产能过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在政策调整与实施上或许应量体裁衣,既不能采取“一刀切”,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进行适当微调或倾斜,杜绝新问题产生。
Test method for flammability of plastics -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0) 投诉
4
你需要登录才能发表,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