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线缆设计|参数计算 > 计算机电缆外径的计算(完整版)
计算机电缆外径的计算 - 无图版
YM666621 --- 2007-03-22 14:52:41
1
多对计算机电缆外径的计算是否有好的计算公式
YM666621 --- 2007-03-22 14:55:34
2
指的是成缆外径
binhao2005 --- 2007-03-22 16:12:42
3
CAD啦,既快有比较准确
YM666621 --- 2007-03-22 16:19:17
4
有没有计算方法
LigLWendy --- 2007-03-22 16:26:21
5
多對數SQRT(N)*1.9*D
N:代表對數, D:單根外經
如線經特別小時,較準,但還是要根據實際出發,節距,眼模,都會有很大關係
YM666621 --- 2007-03-22 16:40:51
6
那请问楼上二芯对与三芯对及四芯对都不是一样的外径了吗
fly811119 --- 2007-03-22 22:03:09
7
这情况我也是用CAD
qiaoen --- 2007-03-24 14:54:41
8
这个应该来估计啊,找个熟练的成缆工
问问,都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YM666621 --- 2007-03-24 18:27:22
9
估计我当然会,我想找个更为科学的方法
hiker --- 2007-03-30 11:00:39
10
有专门的查询表最好
YM666621 --- 2007-04-07 08:26:20
11
大家在做工艺的时候是怎么做外径的
卢英超 --- 2007-05-09 17:16:08
12
对啊计算机外径真不会算,上面朋友说用CAD,可CAD不会啊,也不方便啊,
绿野仙踪 --- 2007-05-09 22:31:54
13
计算方法当然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关键是要比较准确的,就有些难了,有时候同一种品种不同时候生产出来外径还会有差别。多摸索,多看看一些资料和标准,总会发现办法的。
mcl888 --- 2009-10-21 10:18:43
14
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淡笑人生 --- 2009-11-09 07:20:39
15
计算机电缆理论外径与实际外径相差很大,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
车夫斯基 --- 2009-11-12 14:30:01
16
手册上有啊
smartlxn --- 2009-11-13 11:58:05
17
以下不知对各位有没用处,先看看吧,本来想上传档案的,不知怎么回事上传不了 實驗常用公式表 項 目 單位 計算公式 絞合外徑 mm D=1.155√n×d 其中: n:絞合股數 導 mil D=1.155√n×d×39.37 d:單股導體直徑(mm) 体 截面積 mm2 S=nπd2/4 其中: n:絞合股數 cmil S=nπd2/4×1973 d:單股導體直徑(mm) 截 單 mm2 S=( OD2-D2 )π/4 其中: OD:完成外徑 P 線 in2 S=【( OD2-D2 )π/4】×0.00155 D:絞合外徑(mm) V 面 平 外 mm2 S=(W空-W水)/0.254 G: 絕緣體比重 C 行 g/cm3 G=W空 / (W空-W水) W空:10inch絕緣體在空氣中重量 積 線 被 in2 S=【(W空-W水)/0.254】×0.00155 W水:10inch絕緣體在水中重量 n:纏繞條數 隔 纏 C=ndk / π(d+D) d:導體線徑(mm) 屏 繞 % D:絞合外徑(mm) K:系數 離 蔽 雙向:S=1-(1-Q)2 P:每inch的目數 編 N:每錠導體條數 率 % 單向:Q=100PNd / sinA d:導體線徑(inch) 体 tanA=Πp(2d+D) / T A:編織角 織 D:芯線集合外徑(inch) T:錠數 抗張強度(p) kgf/mm2 P=F / S F:最大拉斷力(kg) 機 PSI P=F / S × 1428.6 S:橫截面積(mm) 械 伸長率(E) % E=(L2-L1) / L1 L1:標線長度 性 L2:拉斷時標線間長度 能 加熱變行形 % (T1-T2) / T1 ≦50% T1:加熱前絕緣厚度 T2:加熱后絕緣厚度 絕緣電阻 MΩ.Kft 20℃ R=實測值(MΩ)×電線實長(Kft)×溫度系數 1MΩ.Km MΩ.Km 20℃ R=實測值(MΩ)×電線實長(Km)×溫度系數 =3.28 MΩ.Kft 電 導體電阻 MΩ/Kft 20℃ R=實測值(MΩ)/電線實長(Kft)×溫度系數 MΩ/Km 20℃ R=實測值(MΩ)/電線實長(Km)×溫度系數 氣 A:=0.153280(銅線電阻系數) A B:=0.000603(銅線電阻溫度系數) 性 導電率
×100% R:電阻(Ω) RW/L2+B(20℃-t) L:導線長度(m) 能 t:測試時室內溫度(℃ )

C= |
2743137870 --- 2009-11-29 13:13:24
18
计算方法当然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关键是要比较准确的,就有些难了,有时候同一种品种不同时候生产出来外径还会有差别。多摸索,多看看一些资料和标准,总会发现办法的。
张杰8 --- 2009-12-12 15:51:05
19
多對數SQRT(N)*1.9*D
N:代表對數, D:單根外經
如線經特別小時,較準,但還是要根據實際出發,節距,眼模,都會有很大關係
cgb4934023 --- 2009-12-31 11:54:32
20
LigLWendy:
多對數SQRT(N)*1.9*D
N:代表對數, D:單根外經
如線經特別小時,較準,但還是要根據實際出發,節距,眼模,都會有很大關係
死胖子,好久没见了,看到这个公式真熟悉。。。
阿斯蒂芬 --- 2021-05-11 12:56:55
21
不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