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通讯电缆 > 六类缆节距的问题(完整版)

六类缆节距的问题 - 无图版

kafeiyuwen --- 2014-08-02 15:18:49

1

我公司最近生产的6类缆,成缆后各线对的节距与成缆前各线对节距相比,小了1mm,这种情况怎么解释?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zh022 --- 2014-08-02 16:43:29

2

成缆放线要用主动退扭放线.
kafeiyuwen --- 2014-08-02 17:56:52

3

我们用的是金东的设备,那个是主动放线,但是没有退扭。。。。机器上也没法调退扭率,怎么办呢?
Ponfy --- 2014-08-03 09:42:36

4

您们的对绞机不是退扭与对绞一次成型的吗?若不是,那要先退扭,再对绞了!
zh022 --- 2014-08-03 10:38:01

5

主动放线的张力要自动跟踪,电子张力跟主机要同步
HYH7131214 --- 2014-08-03 13:46:55

6

可以对绞Z向,成缆S向,成缆后绞距就不会变小了
WL1986 --- 2014-08-03 15:23:56

7

成缆有绞入率,成缆后的节距当然会小。
kafeiyuwen --- 2014-08-03 20:07:30

8

对绞工序有退扭,成缆工序没有退扭,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成缆后对绞节距发生了变化。

kafeiyuwen --- 2014-08-03 20:08:50

9

我们是对绞右向,成缆也是右向,那如果把成缆改成左向,其他的性能指标会发生改变吗?
kafeiyuwen --- 2014-08-03 20:10:25

10

五类缆没有这种问题啊,那你的意思是在六类缆成缆工序时,我还得考虑节距变化量。。。。。这个工艺上怎么实现

永固线缆 --- 2014-08-04 08:16:22

11

成缆后节距都有变化的

bsdtdw --- 2014-08-04 17:14:18

12

这个肯定是有变化的,不过这不重要,参数合格才是真.<div>5类缆也会变化,如果5类缆成缆节距大的话,变化小点而已.</div><div>要想不变化,成缆的时候需要用到返捻机.</div>
kafeiyuwen --- 2014-08-05 09:02:47

13

如果说不影响参数,那么在产品的检验报告中我们对对绞线的节距该怎么定义合适?跟工艺上相比差一个毫米,显然不符。
bsdtdw --- 2014-08-05 10:14:38

14

成品的对绞节距是可以通过成缆节距计算出来的.X-对绞后的节距(指实际节距,往往与设计节距有点差别,由机器精度,齿轮磨损,安装距离等引起).Y-成缆实际节距.Z-成品对绞节距.Z=1/(1/X+1/Y).或者,如果测试合格,稳定的话,成品检验节距可以适当放点公差

[刪蒢記憶 在 2015-5-17 14:23:39 编辑过]

kafeiyuwen --- 2014-08-05 14:20:40

15

那这样可以算出来了额。。。。没见过这个公式,不过基本就是这个规律,谢谢你
jolinchen --- 2014-08-05 15:59:23

16

不采用退扭的話,節距肯定會變小的,因絞線本來就有應力存在.應力越大節距變化的就越大.
dachen --- 2014-08-06 13:34:47

17

對絞S絞,集絞S,ss對絞不久小了

dachen --- 2014-08-06 13:34:48

18

對絞S絞,集絞S,ss對絞不久小了

dachen --- 2014-08-06 13:35:25

19

真好
kafeiyuwen --- 2014-08-06 13:48:06

20

几个意思。。。我想知道解决方案!
615243 --- 2021-05-25 13:03:51

21

bsdtdw:

成品的对绞节距是可以通过成缆节距计算出来的.X-对绞后的节距(指实际节距,往往与设计节距有点差别,由机器精度,齿轮磨损,安装距离等引起).Y-成缆实际节距.Z-成品对绞节距.Z=1/(1/X+1/Y).或者,如果测试合格,稳定的话,成品检验节距可以适当放点公差

[刪蒢記憶 在 2015-5-17 14:23:39 编辑过]

你这个计算是对绞和成缆同向还是反向?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