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拉丝 绞线 退火 > 拉丝这么多年 刚发现的一个问题!!一身汗呀!!(完整版)

拉丝这么多年 刚发现的一个问题!!一身汗呀!! - 无图版

yatai --- 2013-04-25 13:38:07

1

我们只做0.15--0.30的细铜丝,以前都是用机械千分尺,看刻度的那种量号。一直没有发现问题。最近买了一个三和的数显千分尺!我去量丝号!0.17的!一段是0.160  一段是0.168  一段是0.158!!我郁闷呀!!这是怎么回事??其他的也存在这种问题,只是没有这么夸张!!0.20的稍微好一点!!

求助呀

moveitgogo --- 2013-04-25 14:16:32

2

数显的不怎么准,听说。
bsdtdw --- 2013-04-25 14:57:52

3

此把数显千分尺有经过校准的吗?
woshijason --- 2013-04-25 15:01:42

4

我们用过一段时间数显的千分尺,在测量外径时有误差,后来都换成机械的千分尺。
HLLMW2009 --- 2013-04-25 18:58:54

5

设备没有接地线,机器上带静电,这种情况一般是细拉机刚下轴马上量线或铜线在机器上量线。方法:1、铜线在地下放一段时间再量。2、找电工用电笔测下设备是否带电。

gaoyuchun --- 2013-04-26 10:06:25

6

那您是尺有问题还是模具有问题,拉出来的丝这么不标准啊,我做拉丝模具的13685508882
gaoyuchun --- 2013-04-26 10:07:58

7

看您这样分析的,我想模具出现椭圆了,新尺不可能相差这么多的啊,模具有问题了,
cidimy --- 2013-04-26 10:41:25

8

同意5楼的说法。

量具有一定的误差,建议做下MSA(测量系统分析)。

alex1981 --- 2013-04-27 14:38:20

9

你量的时候是不是固定的。一直听说电子的没有机械的准。
740242656 --- 2013-04-27 15:05:11

10

你们有没有专门的计量部门管理这些尺子?一般对生产起到大的影响的计量器具都要定期检定校准的,像我们公司每三个月就检定校准一次。

chenlin11 --- 2013-04-27 20:11:45

11

数显尺有时真不好用,,,,
YJPEPE --- 2013-04-28 15:07:41

12

你说的问题是有,有可能是铜丝的f值,应该在模具上面找原因。
cjz995 --- 2013-04-29 15:12:57

13

SHANXIN --- 2013-04-29 17:07:26

14

同意5楼的方法,但是补充一点,测量的手法是否一致也很重要的。
liu420625 --- 2013-04-29 18:35:09

15

yatai --- 2013-04-29 20:13:08

16

哦  换了一块模具没有问题了 谢谢大家  模具椭圆了
浮草浮木 --- 2013-05-01 15:57:25

17

裸铜线质量原因分析

一.弯曲:铜料表面出现竹节状或铜料表面具有一定节距的扭转,用手摸起来感到铜料表面
不光滑、不平直的现象俗称小弯曲;放线时线打圈引起线打结的现象俗称大弯曲;两种现象
统称为弯曲。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张力不稳定、波动较大:报设备部维修、调整张力弹簧、调整张力配重块。
2、模与线不在同一轴线水平线上,造成线材走线不平直:调整模架的位置。
3、模具定径区过短或配模过松:调整模具。
4、拉丝机震动大:报设备部维修。
5、导轮起槽、串动或不灵活:勤检查,定期更换。
6、定速轮压线扎头:停机调整。
   
二.闪光 :表面因状损伤而引起反光亮点的现象.。
   
阴阳面:拉丝时因出口模的单面磨损引起的铜料表面在光线下呈现出光亮度阴暗不同的两部
分的现象。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  模具磨损:更换模具。
2.  导轮起槽、串动或不灵活:勤检查,定期更换。
3.  塔轮起槽:更换塔轮。
4.  毛毡过高:调整毛毡高度。
5.  模架刮伤:调整模架高度或打磨模架。
三.发毛:铜料表面有细小的微料或缺痕,看起来表面泛白,光洁度差的。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具磨损(主要是加工模):更换模具。
2、导轮起槽(过线轮、排线轮):更换起槽导轮。
3、拉丝鼓轮磨损:更换鼓轮。
4、拉丝水润滑不良:调整拉丝水浓度。
5、张力过大:调整张力。
6、线材与鼓轮相对滑差大:调整滑差。

  
四.翘皮:铜料表面不光滑、开裂起皮的现象。
翘皮主要出现在较大规格的线材,主要是原材料杂质含量过高及轧制不良产生
进厂的8mm铜杆因运输过程中的碰撞、磨擦而产生起槽,一些老设备因拉丝鼓轮、模架严
重起槽,线材在拉制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也会产生起槽。
   



五:擦伤:铜料表面出现单面发毛或连续性的伤痕。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导轮材料粗糙,不光滑:拉制细线时,最好采用进口胶木导轮。
2、导轮转动不灵活: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经常检查导轮的运作情况,如有无晃动、
串动等,做到定期更换。
3、拉伸塔轮起槽磨损:更换塔轮。塔轮是价格较高的配件,应做好保护工作,以提高其使
用寿命。合理工艺能提高塔轮的使用寿命,如润滑,合理配模工艺。
4、塔轮上的线材绕线方式:应尽量采用少绕围,不绕大围, 以免铜线与模架或模具刮擦。
5、导轮的结构不合理(如多槽一体):采用单槽多个组合的导轮。
6、进出线陶瓷沟起槽、放线架起槽等:易损件,定期更换。
7、润滑不良、模具磨损:调整润滑液浓度,更换已损模具。
8、张力控制不稳定,相对滑差过大:A.可通过线速表检查线速和转速,并进行比较;B.单
变频拉丝机可检查锥轮的限位开关有无超出范围。
9、加工模前一塔轮压线:将线从里反绕线。
10、退火镍环毛糙,起槽:更换镍环。
11、模具配比不合理,打滑过大造成线材开机过程抖动:重新配模,减少抖动。


六:碰伤:铜料表面因碰撞而出现的一条条或一块 块的下凹伤痕。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碰伤主要是在铜料的搬运过程中造成.
2、合理的搬运规章制度是避免碰伤的最好办法。
3、下线后,送检按规定位置摆放。



七:斑点:铜料表面呈现出分散性斑迹、点迹的现象。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斑点主要有油污斑、氧化斑和氯化斑三种:油污斑主要是润滑系统脏(拉丝水、管道、水箱、
润滑毛毡等)、导轮脏及伸线轮磨损等原因引起。氧化斑则是铜料点状氧化引起;氯化斑则
是铜与氯离子反应产生氯化铜引起。
1、拉丝水循环过滤系统不干净:拉丝水池应采用全过滤系统,尽可能将铜粉过滤掉。
2、拉丝水细菌污染导致拉丝水变质:单机循环所用的水箱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塑料,循环管道
应定期清洗或更换,采用杀菌剂,严重时应更换拉丝水。
3、拉丝水润滑不良(浓度过低或过高):选用清洗能力较强的拉丝油,调整拉丝水浓度。
4、模具缺陷(如掉钻、漏水等):更换已损模具。
5、导轮脏、伸线塔轮脏:应经常清洗导轮和塔轮。
6、线材与伸线轮的相对滑差太大:调整相对滑差。
7、天气潮湿,铜料存放时间过长:减少库存铜料的堆放时间,必须做到铜料的先进先出,
做好铜料的防护,如规范包装存放环境等。
8、雨水飘到铜线上:下雨时,应关好门窗,避免雨水洒落铜线。


八: 氧化:铜料表面因受到大气、水或油污等脏物的侵蚀而产生氧化铜、氧化亚铜,从而
呈现灰黑、暗红等现象。
黑线:铜料表面出现的一段段的黑色的线条,严重的出现整块黑色斑迹。属于氧化更深的后
果表现。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筒底氧化:
1、线盘底没有擦干净,有油污或水:用干净棉布擦拭线盘同时还应加强工人的责任心。
2、开机操作过程中,汗水滴或沾到线盘上:加强工人的责任心开机操作时应戴上干净的手套
和抹干汗水。

筒边氧化:
1、水溅到线盘边或水从线盘边的留头孔渗入铜料:铜料应堆放在木板上,离地面具有一定
的高度,或留头时用贴纸封住留线孔。
2、铜料在搬运时,操作人员的汗水滴到线盘边上,再渗入铜料:搬运铜料时应戴上干净的
手套。
3、线盘边没有擦干净,有油污或水:用干净棉布擦拭线盘同时还应加强工人的责任心。

中间氧化:
1、铜坯料有氧化:应时常检查坯料,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运行过程中用煤油擦拭定速轮:该操作方式不得采用。
3、运行过程中脏棉纱或手套接触线材:用干净的棉纱或手套。
4、拉制过程中管道堵塞,造成拉丝润滑供应不足:拉制时应经常检查拉丝水的供给状况。

表面氧化:
1、操作人员在处理铜线或搬运时,汗水沾到铜料:操作时应加强注意。
2、铜料因堆放时间过长,残留拉丝液的抗氧化能力降底,造成铜料表面氧化:减少铜料存
放时间,做到先进先出,制定制度化。
3、空气湿度大,铜料与空气中湿气反应氧化:空气湿度超过80%时,关闭门窗。

  
九:表面差:铜料表面出现锯齿状,表面不光滑现象。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材料本身出现杂质含量过高:更换材料。
2、中间退火不充分:提高中间退火伸长率。
3、模具不合理:更换模具,调整配模。
4、润滑下降:提高润滑性能。
十:松线:排线不紧密、用手按铜料表面出现明显凹坑的现象。
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1、张力故障:停机报设备检修。
2、配模不合理:调整配模。
3、定速轮绕围过多:减少绕围。
lvdala --- 2013-07-15 02:49:51

18

出模速度快,你观察出模口和压线轮那肯定有抖,摆,晃的情况
bbyl1110 --- 2013-07-15 15:36:04

19

感谢17楼提供的资料!不是我崇洋媚外,个人觉得国内厂家的数显千分尺还真是不是那么准确。我试过几家,重复定位的精度比较低。如果初始测量第一个值是准确的,接下来测量几个数据,估计问题也不大。但是重新再测量第一个,得到的数值就不是初始值了。如果是测量细线,建议用重复定位精度高的量具。
bbyl1110 --- 2013-07-15 15:40:46

20

感谢17楼提供的资料!不是我崇洋媚外,个人觉得国内厂家的数显千分尺还真是不是那么准确。我试过几家,重复定位的精度比较低。如果初始测量第一个值是准确的,接下来测量几个数据,估计问题也不大。但是重新再测量第一个,得到的数值就不是初始值了。如果是测量细线,建议用重复定位精度高的量具。
578578 --- 2013-07-15 17:03:33

21

个人觉得国内厂家的数显千分尺还真是不是那么准确
zclzss --- 2013-08-24 15:36:48

22

这个,我们都是用机械的。一般要求不高的用数显,高的用机械。再说了,每个人测得都不一样
stanly --- 2013-08-26 11:40:46

23

 如果是自己拉丝的,只能考虑是模具是否跑偏,测量外径比较精确的方式个人认为还是用计算法,采用分析天平测量单丝一米的重量,然后进行计算,如果算出来的外径和你模具不相符合,那么一定是模具有问题了。其实无论是机械的还是数显,都存在人为操作的问题。看模具是否有问题,一般的电缆厂都有投影仪,采用投影仪去校核下模具也是一种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