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电缆
[问题求助] 关于35kv交联高压电缆内屏蔽可剥离的问题
P:2007-01-21 08:25:14
7
1、屏蔽料的剥离性能和是否交联是没有关系的,从使用性能上来说肯定是不可剥离的,但是目前可以说是全部的交联电缆生产厂家都是采用可剥离的屏蔽料,这个问题好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这肯定也是一个质量隐患;
2、至于内屏蔽采用非交联的,这个问题如果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原则性问题。非交联内屏蔽料的额定温度应该是80度左右,而交联电缆的最高额定工作温度是90度,从这一角度就可以把非交联内屏蔽料给否决了;
3、非交联内屏蔽料在挤出的过程中和交联内屏蔽没有什么却别,当然也不会出现挤出后和导体的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而且挤出的过程中绝对不会出现凸起和预交联的现象,这是非交联内屏蔽的一个最大的有点。但是,由此而造成的后果现在也没有任何资料来加以佐证,唯独能否决的就是交联电缆的额定工作温度。
peeling machine - 剥皮机 (0) 投诉
P:2007-02-03 16:06:29
8
所有楼上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敢保证,无论采用何种内屏蔽(交联或非交联型),肯定是能(不是“可”)剥离的。
事情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我的客户要测量绝缘层厚度,我认为要投影仪,他却说不用那么麻烦,比投影仪还要准,就打赌,结果是我输了——他将内处屏蔽全部剥了下来,用卡尺量出绝缘层厚度。后来,我也就这样测量了,包括所有内屏蔽材料(进口的[南韩]、国产的、并联型、非交联型、本厂的、外厂的、私企的、国企的)。
说说吧,为什么?
至于对电缆的影响吧,只要不形成界面气泡,应是没有多大影响的(最早生产此类电缆国企工艺文件规定)。用反过来的例子证明:假设启车线处理不完全,流入了下道工序,此时在其中一芯的一端可能存在界面气孔,但很稀很小,需要撕下外屏蔽才能看到,这可比界面气泡严重,屏蔽完成后,做局放吧,根本就不会产生明显的局部放电(广东案例);同时也能发现,外屏蔽侧的气孔较内屏蔽侧多,即内屏蔽侧交联气体不易晰出;如此说来,内屏蔽能剥离不是太严重的问题。另内屏蔽是可以用非交联型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油一样的东东(中部某钢铁厂案例),对电缆接头严重不利,还是不用的好。
当然,有气孔是不对的,应加强控制,即在局放试验时,加上一条:剥切端头时应撕开外屏蔽检查断面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气孔。
product quality audit - 产品质量审核 (0) 投诉
P:2007-02-22 13:46:31
10
对于66kV及以上,我没试过,也没做过。再者我说的是“能”,不是“可”,更不是“易”剥离,也没有说要用可/易剥离内屏蔽料呀;剥内屏蔽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特别是小截面不好剥;有空试试吧,先别这么肯定是“错误的”。
理论或者说标准的事情,如果只是用不确定语言来描述,很难判断;就象外屏蔽的可剥离、易剥离一样,可用剥离力表示,但做样片的方法不同,也根本无法正确表达其剥离程度,如平板硫化仪做的样片和生产线上合格产品上取的样片,尽管材料完全一样,剥离力试验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相信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历。
W-CDMA - 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address宽带码分多址 (0) 投诉
P:2007-03-03 15:48:30
11
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1\根据GB/T12706-2002标准的表述,导体屏蔽应与绝缘紧密结合,言下之意导体屏蔽与绝缘之间是不可轻易剥离,但不是说不能剥离,由于中文表述方面的精确度有限,单纯从字面意义就是这样理解.如果联系下文的绝缘与绝缘屏蔽层的表述绝缘屏蔽与绝缘可以是紧密结合也可剥离,从这个表述就非常清晰,绝缘和绝缘屏蔽可以是剥离也可不剥离,这样就不难理解上文绝缘与导体屏蔽之间应该是不可剥离.因此国标GB/T12706-2002对导体屏蔽和绝缘之间的剥离程度是有明确规定的"应为不可剥离".
2\至于导体屏蔽材料是否必须交联,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但110KV国标明确规定为交联型.从电缆运行环境来讲,采用交联型屏蔽材料肯定要好于非交联型.
一家之言,大家多多讨论,这样才能愈辩愈明.
loose tube/tight buffer fibreoptic line - 松套管-紧包缓冲层光纤生产线 (2) 投诉
P:2007-03-07 00:56:12
13
非常同意12楼的说法,现在的问题就是:何谓“不可剥离”?
如10kV可用可剥离型外屏蔽,试验要求是8~40N[这个值可能不准确],定义了所谓的可剥离;还有的厂家将8~20 N定义为易剥离,20~40N定义为可剥离;如此说来,大于40N就是不可剥离咯,或者还可定义40~100N为难剥离,大于100N为不可剥离;可是没有这种定义呀。
有人可能会说,100N?屏蔽早就断了。没错。如果真要这样来定义不可剥离的话,材料厂家利用这一点,有的是办法——让你在没达到假定的力前就断掉,那看你怎么做试验。但是我们如果做内屏蔽的热延伸试验的话(以前在国企时偶尔做这个试验,因为标准没规定必须用交联型的,记得好像老标准规定可是非交联型的,跟材料厂家扯皮,后来就不了了之,那时个不需要太注重成本,因为可以赚个对开以上),至少有种方法控制内屏蔽是否是交联型的了,但取样好麻烦哟;可是我们假定的不可剥离界限,材料厂可能就不能保证了。
其实,内屏蔽能被剥离下来倒不是内屏蔽是否是交联还是非交联型的,甚至交联型的更好剥,而是组成屏蔽料和绝缘料之材料的相容性及交联电缆生产工艺所致。绝缘料可认为是较纯的聚乙烯(交联剂和抗氧剂含量很少,国内还没有人敢做或用含填充剂的中高压交联绝缘料),而屏蔽料中含有碳黑(好像是25~30%),基料为聚烯烃,可剥离型还有醋酸乙烯(俗称弹性体)来增加屏蔽层的抗拉力,保证在剥时不被拉断(因为醋酸乙烯较贵,国产外屏蔽料中采用含氯的材料来替代,好像是氯磺化乙烯)。碳黑肯定粒度越细越好,不要忘了,碳黑也是一种“润滑剂”;同时,屏蔽与绝缘间的界面越光滑或紧密,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越有好处(严重不光滑就成了尖端放电),但是越光滑的面就越难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绝缘料的冷却收缩性约7%比屏蔽料3%大一些,只要界面没形成气泡,在压力下冷却良好,这对内屏蔽应该是有点帮助吧。
倒不是说要利用标准的不精确性来做什么不利产品质量或不正当降低成本的事情,但是反过来用“不可剥离”描述,面对35kV及以下电缆的内屏蔽能被剥下来的情况,我们又能说什么呢?你能说内屏蔽是可剥离的吗?倒是楼主提出的“隐患”一说,我见过非交联型内屏蔽所产生的故障;但当时有个情况,客户接头时用的是“点压”方式,将导体在铜管处压伤,导致接头电阻增大(很多),发热,就“冒油”咯,接头就“啪”,搞定!,后来将电缆较远处剖开,并没有发现有油,建议客户改用围压方式,问题解决。
个人看法,说得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