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挤塑 挤橡 发泡 > 浅谈挤塑工序中工艺配模和挤压式模具的选择(完整版)

浅谈挤塑工序中工艺配模和挤压式模具的选择 - 无图版

sanewcable --- 2010-11-30 09:17:33

1

如今线缆基地的生产状况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同时存在订单量大,人员不足,缺乏经验,设备未完全到位等因素对生产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在线缆基地姜总的带领下,正逐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全体员工都团结一心,努力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线缆基地领导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鼓励员工发掘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损耗,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利用了设备生产能力。我们在争取产量的同时也把重点放在了产品质量上,尤其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外护套挤塑。外护套的表面和圆整度就像人的脸面一样,直接关系到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评价,所以做好外护套的挤塑至关重要。

我目前在技术部主要负责工装测绘和整理,同时跟随领导重点学习挤塑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工艺配模和挤压式模具选择方面的知识。

挤塑工序的操作工首先要掌握工艺配模的知识,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

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下面我来介绍有关工艺配模的知识。

 

 


首先谈谈模具的选配依据: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据线芯选配模芯,依据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主要是依据挤出塑料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

 拉伸比:K=(D12-D22)/(d12-d22)

其中:D1 ——模套孔径(mm);

      D2 ——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1 ——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2 ——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的塑料其拉伸比K 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烯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下面接着谈谈模具的选配方法

①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②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③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④选配模具: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挤管式模具配模的理论公式

模芯:  D1=d+e1

模套:  D2=D1+2δ+2△+e2

式中:  D1——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2——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e1 ——模芯放大值(mm);

        e2 ——模套放大值(mm)。

放大值e1或e2的说明:绝缘线芯模芯放大值e1为0.5~3mm;绝缘线芯模套放大值e2为1~3mm;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1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电缆为2~4mm;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放大值e2为2~5mm。

接下来我来谈谈如何选择挤压式模具。

挤压式模具是靠压力实现产品最后定型的,塑料通过模具的挤压,直接挤包在线芯或缆芯上,挤出的塑料层结构紧密结实。挤包的塑料能嵌入线芯或缆芯的间隙中,与制品结合紧密无隙,挤包层的绝缘强度可靠,外表面平整光滑。但该模具调整偏芯不易,而且容易磨损,尤其是当线芯和缆芯有弯曲时,容易造成塑料层偏芯严重;产品质量对模具依赖性较大,挤塑对配模的准确性要求高,且挤出线芯弯曲性能不好。由于模芯和模套的配合角差决定最后压力的大小,影响着塑料层质量和挤出产量;模芯和模套尺寸也直接决定着挤出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模套成型部分孔径必须考虑解除压力后的“膨胀”以及冷却后的收缩等综合因素。而就模芯而言其孔径尺寸也是很严格的。模芯孔径太小,显然线芯或缆芯通不过,而太大会引起挤出偏芯。另外,由于挤压式模具在挤出的模口处产生了较大的反作用力,挤出产量较挤管式的要低的多。因此,挤压式模具一般仅用于小截面线芯或要求挤包紧密、外表特别圆整、均匀的线芯,以及挤出塑料拉伸比过小者。

下面我们就前段时间中能线缆基地的几个生产实例来综合解说挤压式模具的配模。在生产塑料线RVV 5*2.5时,成缆后线芯外端不圆整,成缆后的外径平均值10.20mm,按照原工艺配模采用的是挤管式模具,模芯10.6,模套18.0,由于挤管式模具不能够解决成缆后线芯不圆整的问题,所以在完成该批次塑料线挤塑工序后,外端出现不圆整,印字歪扭现象。后来被质检判为不合格,技术部建议采用挤压式模具,选择模芯10.6,模套12.7,这样就会避免了以上外端不圆整和印字歪扭的现象。在生产BVV 2*35内护套时,由于外端极度不圆整,而且没有填充绳的情况下就必须采用挤压式模具了,由于成缆后最大外径19.88,理论护套外径21.88,所以技术部制定工艺,挤压模芯20.4,模套22.4,随后的成品也证实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不过由于SJ-90C设备性能的限制,出胶量不足以满足牵引的速度,所以生产速度较慢,目前技术部决定下次生产时使用SJ-150H

挤塑机挤压式模具来生产该规格的产品。

    由此可见在R系列产品没有绕无纺布成缆后线芯存在不圆整和其他产品类似的情况下挤护套时采取挤压式生产方式是明智的选择。

    挤塑工在日常操作车台中也要提高自我产品质量意识;注意设备维护和保养;材料的合理使用,尤其注意原料是否受潮,不同品牌的塑料不可以混用,及时做好生产记录,包括设备使用的各个数据,套筒各个区和机头的温度等;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来控制生产,遇到问题及时给相关领导和部门反映;规范生产行为,严禁违章操作,尤其在使用过滤板、分流器、模芯座、挤塑模具时,严禁乱敲打,严禁用利器清理表面残料。相信只要我们都以负责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会做的更好。

 

 

要是大家需要有关于电线电缆的各种小资料,我会每天进行更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田 --- 2010-11-30 09:56:45

2

谢谢楼主    
qinroxin --- 2010-11-30 10:10:30

3

谢谢!LZ辛苦了
gyzhang --- 2010-11-30 10:18:06

4

资料可以参考一下。不过对于挤压和挤管时护套的生产一般都不按上面的公式配了。
zyt --- 2010-11-30 10:32:59

5

顶一下

sanewcable --- 2010-11-30 10:46:11

6

恩 意见我都会马上采纳 ,方便大家之间及时的沟通。
线线缆缆 --- 2010-11-30 22:24:28

7

资料可以参考,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临场经验最实在。
lvhai --- 2010-12-09 17:59:10

8

gyzhang:
资料可以参考一下。不过对于挤压和挤管时护套的生产一般都不按上面的公式配了。

能否介绍一下你的配法,帮助一下我们这些新手?

谢谢!

北方狼人 --- 2012-10-13 12:45:32

9

LZ辛苦了
1987111348 --- 2012-10-13 17:39:28

10

六、护套工序

序号

故障内容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1

塑化不好

温度不够或不均匀

提高机身温度或调 节各区温度

2

局部塑化不好

螺杆转速太快

降低螺杆转速

3

接缝不好

1、  机头温度不够

2、  机身温度过高、粘度小、压力小

1、  调整机头温度

2、  降低机身温度,提高压力

4

气孔

1、  机身、机头温度过高

2、  料潮湿

3、  材料过热分解,析出气体

4、  缆芯有油或水份

1、  调整温度

2、  换料

3、  清理机头

4、  调缆芯

5

破洞

1、  生料

2、  缆芯弯,突起

3、  挤出厚度不均

1、  提高温度

2、  修缆芯

3、  调节偏芯

6

焦料

1、  机身、机头温度过高

2、  机头有死角

1、  降低温度

2、  清理机头、螺杆

7

表面抽筋

1、  抽真空不良

2、  温度过高、料太软

3、  模芯太小

1、  高真空度

2、  调整温度

3、  换模芯

8

表面竹节形

1         螺杆转速不稳

2         牵引速度不均匀

3         缆芯不圆

4         放线张力不稳

5         模芯小

1         消除传动系统打滑

2         消除牵引机构打滑

3         调换缆芯

4         调节张力

5         正确配模

9

表面无光

   前机头温度低

   提高前机头温度

10

偏芯

1         模芯大或严重磨损

2         机头存胶

3         半制品有弯曲

4         机套环末上紧

5         模芯对中性差

1         换模芯

2         清理机头

3         加强张力校正

4         上紧模套环

5         调换模芯

11

表面发毛

1         前头温度高

2         模套过大

3         出线刮伤

1         降低前头温度

2         换模套

3         校正半制品,注意出线

12

没有印字或内容有误

1、  印字机故障

2、  操作人员马虎造成

3、  制造卡写错造成

1、  修理印字机

2、  操作时要细心

3、  认真填写制造卡

其它的缺陷还有:砂眼、开裂、进水及护套料错用等

天天耐水线 --- 2015-04-09 11:06:12

11

很好
whx198410 --- 2018-02-28 08:51:21

12

很好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