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矿用橡套电缆 > 导体氧化发黑(完整版)

导体氧化发黑 - 无图版

蜜蜂邮差 --- 2008-07-17 23:18:26

1

请问:CPE和EPDM并用的绝缘,至铜导体发黑,会有哪些可能,可能性较大的会是什么?例如:氧化镁/氧化锌/硬酯酸/DOP等的使用。
aassdd --- 2008-07-18 08:03:27

2

硬脂酸是祸首之一
YPont --- 2008-07-18 09:45:44

3

硫化体系看看!促进剂!也可能。以上使用材料不会至导体发黑。铜材本身质量怎样!
阿杜 --- 2008-07-19 21:33:35

4

应该不是上面的原因...

jianfu007 --- 2008-07-26 22:50:22

5

铜线使用前发黑!

 

xj168 --- 2008-07-27 21:11:06

6

我公司也曾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是导体半沾锡后铜导体有发黑即氧化象现,这我们估计是助焊济的活性济太高,但当时的天气也是绵雨天,比较潮湿有影响;二是我们的铜丝在炖炉过程中进入了空气,导至铜丝出炉后就有轻微的氧化,再经过几天的放置就比较明显了;也与所用的胶料有一定关系,就看你们是哪种情况了
阿卜 --- 2008-07-27 21:30:44

7

试述橡胶电缆线芯铜丝发黑和橡胶粘铜丝的问题 
              一、 前言
从廿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以及更早一些时候,以天然和丁苯橡胶并用为主体的绝缘橡胶直接包覆在铜导体线芯上,并进行蒸汽硫化(当时大多数厂家使用硫化缸)成为橡皮绝缘线芯,这是生产橡胶电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将绝缘线芯成缆后,再挤包一层护套橡胶并进行蒸汽硫化(仍使用硫化缸),最后就是我们看到的橡胶电线电缆产品。在使用时将护套橡皮剥去一段,再将绝缘橡皮剥去一段,以便与插头或者与电源连接。这时就会发现去掉绝缘橡皮的铜丝发黑,有时还有一部分橡皮粘在铜丝上,这就是困扰电线电缆行业达五十多年的重大质量问题。虽然有关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改进,但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历史的回顾
众所周知,廿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我国的合成橡胶工业十分落后,天然橡胶也没有出来,所以全部依靠进口。
在电线电缆橡胶绝缘配方中,有很大一部分厂是以天然橡胶为主体材料,以后逐渐加入一定比例的丁苯橡胶,在硫化系统方面开始用硫磺硫化。由于铜丝发黑问题,学习前苏联的经验,使用硫载体(即我们正在使用的硫化促进剂TMTD)进行硫化,硫化促进剂TMTD的化学名称是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分子量是258,结构式如下: S SH3C ‖ ‖ CH3>N-C-S-S-C-N< H3C CH3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无味、无毒,但有刺激作用。在0.3-0.35Mpa的蒸汽压下,也就是在温度为143-148℃时,TMTD分子结构中的两个相联的S会放出一个活性的游离硫,使不饱和的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分子链交联,从线型分子变成网状结构,使橡胶硫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无硫硫化橡胶(不使用硫磺)。
绝缘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标准要求的物理机械性能、老化性能和电气性能,符合电线电缆绝缘线芯的使用要求,这就是廿世纪五十年代的情况。到了廿世纪六十年代初,广大电线电缆用户,如花线、橡胶布电线、矿用电缆和船用电缆用户,不断向电线电缆制造厂家提出铜线发黑和绝缘橡胶部分粘铜丝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电线电缆的外观质量和施工,而且因铜丝表面一层发黑(主要是氧化铜)会使铜导线的电阻增加。铜丝由于发黑而变脆,经过多次弯曲后就会断芯,折断的铜丝在弯曲变形中会刺穿绝缘橡皮,造成绝缘线芯之间的短路和击穿。上述问题的不断出现,引起上海电缆研究所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课题组,通过深入工厂车间和用户访问,了解实际情况,翻阅国外资料(包括专利),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了钝化剂MB防老剂和抗铜抑制剂DNP防老剂的组合,可抑制与铜丝接触的橡皮发粘和延缓铜线的发黑。1964年,上海电缆厂首先将防老剂MB 和DNP作为绝缘橡胶(天然胶和丁苯胶并用)的主要防老剂,硫化剂是促进剂TMTD,发黑问题仍时常出现。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在铜线外包一层0.03mm的电话纸,这样由于纸的隔离作用,橡胶粘铜线的问题解决了。
但铜线发黑的问题没有解决,任何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隔离层都无法起到真正的隔离作用。绝缘橡胶硫化时产生的物质,照样穿过0.03mm的纸层进入铜丝中,不仅使铜丝表面,而且使铜丝内部变色。开始发红,时间长了也会发黑,只是情况比不包纸要好一些。1955年美国聚硫化学公司生产出硫化剂VA-7,是脂肪基多硫化物,其结构式为:-R-(S)n-R式中:R:脂肪族醚;n:含硫数,平均             据说对铜无腐蚀作用,解决了电缆工业中游离硫对铜线腐蚀的难题。在上海南洋电线电缆厂首先试用。六十年代中期,国内锦西化工厂首先生产了硫化剂VA-7,由于橡胶助剂的发展和配套供应,南洋电缆厂不仅在天然丁苯绝缘橡皮配方中使用,同时还应用在天然丁苯胶护套橡皮配方中。
铜线发黑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同时带来了胶料的门尼焦烧比TMTD快和工艺加工安全性的问题。在结构上由于护套橡皮使用VA-7,而不是大多数厂家使用的硫磺作硫化剂,这样就避免了护套橡皮中的游离硫向绝缘橡皮迁移,最后迁移到铜线表面,导致铜线芯发黑。上海电缆厂也在七十年代应用VA-7硫化剂代替传统的硫化剂TMTD,在天然丁苯胶绝缘橡皮配方中使用,使铜线发黑情况有所好转和改善,但配料不方便,是粘度很高的液体,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比较快。在橡胶电缆加工过程中,发现绝缘橡胶的弹性小,永久变形大,连续硫化生产出来的橡皮绝缘线芯,经过成缆加工、挤橡胶连续硫化以后,将护套剥去后观察发现,每根绝缘线芯都不是原来的圆形,而随着成缆压型后变了型。原来使用TMTD作硫化剂时,这种变形却要好得多。从加工工艺和橡胶电缆的成品性能要求出发,大多数的电线电缆厂家仍然将TMTD作为天然丁苯胶绝缘橡胶的主硫化剂并采用隔离层。因此,关于天然丁苯胶绝缘橡胶发粘和铜线发黑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好。在廿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空调机接插线(即YZW产品)时,对橡胶电线电缆的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
为了解决铜线发黑的问题,一些小厂用过氧化物DCP(化学名称:过氧化二异丙苯)来硫化天然丁苯胶绝缘橡胶。因为这种硫化剂本身没有硫元素,所以在硫化过程中不会放出游离硫,对铜线发黑的问题是解决了。但DCP的硫化是通过夺取橡胶分子链上的H原子产生自由基,与另一分子链上因脱H而出现的自由基结合而形成交联键,对饱和橡胶如氯化聚乙烯、二元乙丙胶以及有少量双链的三元乙丙胶比较适合,而对高不饱和的天然和丁苯胶来说是不合适的。在高温蒸汽压下,过氧化物DCP不仅打开这两种胶的双链使分子链相互交联,而且还会将橡胶分子链中的双键打断,使长链分子变成短链的小分子,使橡胶趋向老化,对天然橡胶表现的更为明显,将使橡胶的老化大大加速。如在挤绝缘橡胶连续硫化后,绝缘橡皮的强力和伸长率均超过标准指标的要求,当绝缘线芯成缆以后再挤氯化聚乙烯(简称CPE)护套橡胶连续硫化以后,再测绝缘橡胶的强力和扯断伸长率时,性能下降50%,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达不到标准指标的要求。虽然调整CPE配方,可以使绝缘橡皮的强力和扯断伸长率达到标准指标的要求,但是这种橡胶电缆如存放在仓库里半年以后,由于DCP的分解物继续对天然胶和丁苯胶作用,会出现七根绝缘线芯粘在一起的现象。这说明天然胶和丁苯胶已严重降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剥开护套后,有少数几根绝缘线芯表面泛黄,弯曲时就会发现表面硬皮已经龟裂,如同在老化箱中长期老化后的试片。
因此,无论在教科书上还是在橡胶工业的生产实践中,都不宜将硫化剂DCP作为天然胶和丁苯胶的主硫化剂。还有一些厂家,使用VA-7和DCP两种硫化剂,再配入一些促进剂,对铜线发黑问题有比较大的改善,按现在的绝缘橡皮标准GB7594.3-87进行老化,性能还可以,但如果提高温度,按过去的标准:120℃老化四天,则其性能下降非常大,不及我们现在使用的TMTD的老化性能。综上所述,在使用天然胶和丁苯胶并用的绝缘橡皮配方中,使用什么硫化剂和促进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所以,关于绝缘橡皮发粘和铜线发黑的问题,最多是有所改善。
三. 绝缘橡皮发粘和铜丝发黑原因的探讨
从廿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上海电缆研究所就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针对绝缘橡皮发粘和铜丝发黑原因进行技术攻关,曾召开过专题讲座,还在《电线电缆》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后来各地的电线电缆厂根据自身的条件,在上缆所科研的基础上,采纳了防护体系的配合,即防老剂MB和防老剂DNP的配合,比例为:MB2份和DNP0.5份,而硫化剂仍然是传统的TMTD体系。只有上海南洋电缆厂首先采用VA-7硫化剂代替传统的TMTD,再配合一些促进剂ZDC和DM,对改善铜线发黑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永久变形较大,特别是橡胶电缆生产出来以后,剥开橡皮护套就会发现成缆线芯有压扁的现象产生。因此,这个方法也没有推广开来。铜丝发黑的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仅仅是橡皮的配方问题,还与铜丝本身所处的状态、橡胶加工工艺、橡胶硫化工艺、电缆的结构、护套橡胶配方、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
3.1 橡皮发粘和铜丝发黑的原因分析
铜丝本身的原因在廿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国内大多数厂家均使用普通铜杆,铜含量为99.99%,均为有氧铜杆,生产方法都是铜锭加热后经多道压延后制得黑色铜杆,经过大、中、小拉将铜杆制成比较细的铜丝。因为铜本身不是无氧铜,在加工过程中铜丝表面难免出现氧化。到了廿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引进了无氧铜杆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国内自行开发的无氧铜杆生产技术,使整个电线电缆行业均用上了无氧铜杆,这无疑是改善了铜丝的发黑问题。但由于对铜杆的加工,特别是韧炼工艺的掌握以及加工好的铜线芯存放的条件不好,使铜线芯本身已有轻微的氧化,这也是铜丝发黑的原因之一。
橡胶配方的原因廿世纪五十年代,橡胶绝缘均采用天然胶和丁苯胶并用配方。由于绝缘橡皮直接与铜线接触,所以就不能直接使用硫磺作硫化剂,即使用很少的硫磺也会使铜线发黑。必须使用一些能够分解出游离硫的化合物,如前面提到过的促进剂TMTD、硫化剂VA-7,同时还要配合一些硫化促进剂来提高硫化速度和硫化程度,确保绝缘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但从绝缘橡皮的弹性、强力和永久变形看,都不如加有硫磺的橡皮(如果不考虑铜丝发黑的话)。
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实TMTD无法解决铜丝的发黑问题。另外,绝缘橡皮要有各种颜色,红、蓝、黄、绿、黑是基本颜色,这些颜色的出现也会促使橡皮发粘和铜丝发黑。配方中的主要填充剂是轻质碳酸钙和滑石粉,由于价格的关系,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价格特别便宜的碳酸钙和滑石粉,这些填充剂粒子粗、游离碱的含量大、杂质多,所以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差,电性能不好,还容易造成铜丝发黑。还有的厂用活性超细碳酸钙来提高绝缘橡皮的物理机械性能,而活性钙多数是用硬脂酸来处理的,这种酸也是促使铜丝发黑的原因。硫化剂VA-7的使用,可以改善铜丝发黑,但由于硫化程度不够,橡皮的永久变形大,会造成橡皮发粘。特别是加入促进剂ZDC以后,提高了硫化速度,为了防止焦烧,还要加入促进剂DM来延缓焦烧时间。从促进剂ZDC的结构看,是在TETD结构中两个相连接的硫中间接上一个金属锌,结构式为: S SH5C2 ‖ ‖ H5C2>N-C-S-Zn-S-C-N< H5C2 H5C2与TETD结构式 S SH5C2 ‖ ‖ H5C2>N-C-S-S-C-N< H5C2 H5C2十分接近,在配方中还无法避开和秋兰姆相似的结构铜丝发黑可能时间略长一点,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3.2从电线电缆结构分析
铜的催化老化是橡皮发粘的重要原因前苏联电缆科学研究院试验证明:硫化过程中铜从与橡胶接触处渗入到绝缘橡胶中,1.0-2.0mm厚度的绝缘橡皮含铜0.009-0.0027%。众所周知,微量铜对橡皮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重金属对橡胶的催化老化。在绝缘硫化过程中,秋兰姆析出若干游离硫与铜反应,形成活性含铜基团: CH3 │CH2-CH-C-CH2- │ │ S S │ │Cu Cu在老化时,较弱的-S-S-键断裂,形成活性含铜基:Cu-S-,它与橡胶作用,同时与氧作用,破坏橡胶的长键分子,使橡胶变软变粘,是低分子链的组合。法国橡胶研究院研究发粘重现问题时也指出:如果橡胶中含有有害的金属,如:铜、锰等重金属盐类,那么不管促进剂的种类,均会发生橡胶发粘现象。
橡套电缆中硫磺向绝缘橡皮和铜线表面的迁移前苏联科学家应用放射性同位素证实了电缆护套橡胶中硫扩散的可能性。以天然橡胶为基的硫化胶中,在130-150℃的温度下,游离硫的扩散系数约为10-6cm2/s。连续硫化的生产厂,硫化护套橡胶时,温度在185-200℃之间,这个扩散的系数就更大。由于橡套游离硫的扩散,改变了秋兰姆橡胶的结构,可能形成多硫键。这些多硫化合物通过化学分解和化合实现迁移,即"化学扩散"。由于迁移的结果,不仅可改变绝缘橡皮的结构,降低其耐热性,而且硫与铜表面反应,形成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导致铜线发黑。反过来,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加速橡胶的老化,又导致发粘现象的发生。
3.3 加工工艺方面的原因
橡料加工方面的原因在以天然胶和丁苯胶并用为基础的绝缘配方中,天然胶需要通过塑炼来提高橡胶的可塑性。有些大厂为了产量,用密炼机塑炼,还要加入少量的化学增塑剂--促进剂M来提高塑性。如果塑炼温度和生胶滤橡时的温度控制不好,出现140℃以上的高温,当生胶放到开炼机上缓慢通过滚筒,而上面的积胶由于受到热氧和促进剂M的同时作用,会发现橡胶表面好象涂了一层油,实际上是橡胶分子在化学增塑剂的促进下断链比较严重,产生了比较软和粘的较小分子量橡胶。虽然后来与丁苯胶并用混炼出绝缘橡料,这些小分子量的天然胶被均匀地分散在胶料中,这些胶料挤包在铜丝上进行连续硫化后,当时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已经为橡胶粘铜丝埋下了一个隐患,也就是说,这些小分子量的天然胶将首先出现局部粘铜丝现象。绝缘橡皮加硫化剂和促进剂的工艺也十分重要。有些小厂在开炼机上加硫化剂,就是将装有硫化剂的罐子,在滚筒的中部倒入,中间很多,而两边较少。当硫化剂吃入橡皮中,翻三角的次数较少,会使硫化剂在橡料中分布不均匀。这样在挤包连续硫化时,含硫化剂比较多的地方很容易出现铜丝发黑现象,在发黑的地方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橡皮粘铜丝的现象。
绝缘橡皮硫化方面的原因有些企业为了追求产量,连续硫化管只有60米长,蒸汽压力是1.3Mpa,而硫化速度要开到120米/分,这样绝缘橡胶在管中的停留时间只有30秒。橡皮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绝缘线芯表面温度大于190℃,当温度传热到与铜线接触的里层橡皮时,又被铜线吸热,铜线升温到与里层橡皮温度接近时,硫化的橡皮电线芯已经出硫化管了。这样里层橡皮温度比较低,大约为170℃,停留只有几秒钟就出硫化管,进入冷却和收线,绝缘橡皮就会硫化不足。为了达到足够的硫化。促进剂TMTD的用量(作硫化剂用)高达3.4%,过量的硫化剂,在硫化过程中放出的游离硫也多,除供交联橡胶分子外,还有多余的游离硫。这是促使铜线表面发黑的原因。无论是欠硫还是过硫,都是促使橡皮发粘的原因。
 
四、防止绝缘橡皮发粘和铜线发黑的途径探讨
绝缘橡皮发粘和铜线发黑问题虽然困扰电线电缆行业达50余年之久,但是技术人员的长期努力,基本上找到了一些有效方法。在铜导线、橡皮配方、电缆加工工艺以及电缆结构和护套橡胶配方等方面,均有许多工作要做。
4.1 铜线 
铜杆的质量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许多地方均具备使用无氧铜杆的条件。生产无氧铜杆的厂家有进口设备,也有国产设备,生产能力远远大于需要量。建议采用无氧铜杆,以确保铜杆的含氧量很低、含铜量高、无杂质、外表光亮颜色纯正、拉制0.15mm的铜丝时不会断丝。铜丝发黑现象肯定要比采用普通铜杆好得多。但国内生产无氧铜杆的厂家很多,质量相差也很大,特别是含氧量能否达到标准要求,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铜线加工方面的要点在铜杆被大拉、中拉和小拉几道工序拉制到0.20mm的铜丝时,各道工序使用的拉丝模和润滑油十分关键。模子的圆整度、光滑度以及硬度等都直接影响铜线的表面质量。不能有毛刺,不能有顺拉丝方面的条印,表面要很光滑圆整。所用的润滑油不能对铜的表面有腐蚀,应对铜线表面有保护不受氧化的作用。在制成铜线以后,要韧炼。这是很关键的一道工序。在400℃左右的高温下,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保持十多个小时,绝对不能漏气,不能被氧化。这就要严格工艺规定和保持设备的完好,以确保铜线光亮而不被氧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连续退火的设备,该设备生产效率高、质量也很好。通过韧炼可以消除铜丝连续拉制过程中出现的结晶。铜线加工完以后的储藏也十分重要不能受蒸汽、雨水及风沙的侵袭。在南方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中,更要重视铜线的储藏。
4.2绝缘橡胶配方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绝缘橡胶配方不断改进,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但还必须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关键的质量问题。如防护体系有比较好的实践经验,但铜线发黑和绝缘橡皮发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在硫化体系方面,有些厂不用硫载体(如TMTD、VA-7等),而是用过氧化物做硫化剂,虽然铜线不发黑,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外护套对绝缘橡皮的影响。有的大厂老厂没有轻易改变硫化系统,仍使用TMTD,在挤包绝缘橡料前,先在铜线外面纵包一层很薄的纤维纸,或者是0.03mm的电话纸,这样橡皮粘铜线的问题就解决了。但在橡胶高温硫化时,游离硫或者是硫化时产生的一些气体照样能穿过纸层和外层铜丝,使内层铜丝变色,开始是各种颜色,时间长了就转变成黑色。因此,铜线发黑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理论上讲,要使用过氧化物,配方中就不能有酸性物,如防老剂、软化剂和填充剂均要严格挑选,否则会影响过氧化物的硫化。当注意了这些问题以后,在硫化时过氧化物产生游离基,本身还能歧化而生成一个饱和的和一个不饱和的分子,最后发生橡胶链裂解,使聚合物解聚。在挤橡胶护套时,由于胶料的种类和硫化体系的不同,将会加速绝缘橡胶的解聚过程,加速老化,最后丧失绝缘橡胶的基本性能,如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平均低于国家标准的指标。这种电缆在仓库里停放半年左右,就会发现绝缘线芯表面泛黄,弯曲以后表面出现裂缝,就象试片老化到终点的情况;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几根绝缘线芯粘在一起,导致产品报废。因此,凡是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单位,都不会使用过氧化物来硫化天然丁苯胶绝缘橡胶。
绝缘橡胶配方中的防护体系和操作助剂在廿世纪六十年代,各厂均采用上海电缆研究所推荐的钝化剂和抗铜抑制剂,也就是防老剂MB和防老剂DNP按5:1的比例使用,既提高了绝缘橡胶的抗热老化性能,又有效地抑制了绝缘橡皮的发粘,对铜线发黑也有所改善。其原理是防老剂DNP与活性铜离子(指迁移到橡皮中微量的铜离子)形成稳定的聚合物,使铜失去活性,同时钝化剂MB有效地抑制铜存在下橡皮的老化。它们的并用能在铜线表面形成保护膜。这就是钝化剂MB和抗铜抑制剂DNP防止与裸铜接触的绝缘橡胶发粘的一种机理。在绝缘橡皮中,为了解决加工工艺的问题,必须在胶料中加入一些软化剂,使各种粉状配合剂能均匀地分散到橡胶中,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有利于下工序挤橡连续加工。通常用的软化剂是石蜡和硬脂酸,石蜡的用量比较大,而硬脂酸的用量控制很严,多用会引起硫化时铜线发黑。因此,很多厂使用量都非常小,或者不用。近几年,有些厂使用低分子量聚乙烯,又称聚乙烯蜡,代替一部分石蜡,对混炼和以后挤出加工都十分有利,不会影响硫化橡胶的物理、机械和电气性能。但聚乙烯蜡生产厂家很多,添加时要注意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
绝缘橡皮配方中的填充和补强剂由于绝缘橡皮本身是白色或彩色的,这就限制了配方中无法加入碳黑来补强。绝缘橡胶除了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要求以外,还要求有好的电气性能并且在外观上要求分色鲜明,这就对填充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是粉料的白度要好,细度要高,以确保绝缘橡胶的强力。绝缘橡皮的填充剂主要是超细滑石粉和超细碳酸钙,在生产要求比较高的绝缘橡皮时,还要选择煅烧超细陶土来代替超细轻质碳酸钙,来进一步提高其物理、机械和电气性能。
绝缘橡皮配方中的硫化体系在以天然和丁苯胶为主体材料的绝缘配方中,目前大多数厂家仍在使用的主要硫化剂就是硫载体--促进剂TMTD,同时还配入一些促进剂M(2-硫醇基苯并噻唑)和促进剂ZDC(又称EZ,化学名称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锌),进一步提高胶料的硫化速度和硫化程度。还有一些小厂仍然使用传统的硫化剂VA-7,由于其中的硫磺为结合硫磺,所以无迁移和喷出的危险。经过30余年的考验,就铜丝发黑问题而言,是比TMTD要好一些,但硫化胶的永久变形比较大,线芯经过成缆再挤护套橡胶和硫化之后,变形就更大。在生产的几道工序中,如果控制不好还会出现铜线表面发红发紫,时间长了还会转变成黑色,所以至今还没有在线缆行业推广开来。针对电线电缆行业的现状,各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自己组织攻关,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使用过氧化物来代替传统的TMTD,有过氧化物与TMTD并用,有过氧化物与VA-7并用,还有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硫化促进剂368代替传统的TMTD,再配以硫化促进剂369,已经有厂家在生产中使用,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还有的单位对能够放出游硫的一些硫载体,如秋兰姆类的TETD、TR-A,其他硫载体,如DTDM(二硫化吗啡啉)等试验并用和筛选,均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广东地区的一些厂家,为了解决空调线铜丝发黑问题,选择了氯化聚乙烯与三元乙丙胶并用,使用过氧化物作硫化剂,这是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产品质量好,耐温等级可进一步提高。缺点是胶料的成本较高。只要电缆成本可以接受,还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绝缘橡皮配方综上所述,以天然胶和丁苯胶并用的绝缘橡胶配方,建议如下:天然胶50,丁苯胶1502 50,氧化锌10,石蜡4-6,防老剂MB1.5-2.5, 防老剂DNP0.5,超细滑石粉56-57,超细轻质碳酸钙110.7-112.7。合计282.7-288.7。硫化促进剂368 1.0-1.2,促进剂369 1.2-1.5(胶料滤橡后加入)
4.3 加工工艺
胶料的加工工艺很多厂家均有密炼机,在绝缘橡胶混炼滤橡后,一般要求停放8小时,再回皮加入硫化促进剂368和369,关键是硫化剂要均匀,一般开炼机上要求翻三角包6只,横包2只,出片后停放4小时以上再供挤橡使用。
挤橡和硫化工艺不管是热喂料还是冷喂料,螺杆对胶料应有一定的压力,使绝缘线芯挤出表面光滑,截面致密,当进入连续硫化管时,高压蒸汽宜控制在1.3Mpa左右,如果是使用硫化缸进行硫化缸里的温度应控制在145℃左右,压力0.34Mpa,时间25分钟为宜。如果温度高,时间也是25分钟,则铜丝也会发黑,这一点务请注意。
总之,解决铜线发黑和绝缘橡皮发粘的问题,难度仍然较大,从铜丝到橡皮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对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胶种选择和硫化体系的采用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阿卜 --- 2008-07-27 21:33:18

8

橡胶电缆导体氧化严重
橡胶电缆导体氧化严重,各位有和处理方法

 

导体氧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配方的问题,另一个是在硫化时进气,当然还要其它一些因素,你要看是哪些因素引起

 

可以对导体进行镀锡!从源头上杜绝!

一般热固性材料都要对导体进行镀锡!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以前我们用  S 就有

TMTD 也会有  现在用 VA-7了没哟了  但是据说后期变形会很大 目前我还没有去跟踪看

看过靠调整防老体系的办法解决的办法 似乎不彻底 还有就是换配方了 比如 CPE+EPDM  但是成本据说比较高

但是有人做出来了

有一篇 讨论铜丝氧化的文章你可以看一下

你不防试试:

铜线的退火没到位,换个供应商.

配方硫化体系要用过氧化物的,配合少量防老剂;RD+MB.配方体系要偏碱性为好.胶料少加油做硬点

铜线过硅油再押出.也可上面说的镀锡.

主要是配方的问题,铜线镀锡是可以解决,但一个是成本,二个是客人接受不?我们用EPDMEPDM+CPE做芯线的基本上没有氧化现象。如果做UL单层绝缘的不包纸,只过粉也不会氧化的,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比较小问题,而且现在国标线材也要求用EPDM做了,早改吧!问题在就会小一点的。

我了解的情况:
使用罐式硫化的有的是在束丝时就加入防氧化涂层液      有的是使用VA-7硫化,  效果还可以.    使用连硫的如果使用过氧化物体系还不行,哪就是配方需要再调一调,或者再提高点档次,干脆使用EPDM\CPE配方,但不清楚后者的性价比如何.如果你实在什么办法都不行,我以前使用过的权宜之计就是动员客户采用渡锡铜丝,告诉他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办啊.

其实这种问题解决的办法,有如下几个:

1.可以对导体进行镀锡!

2.在导体表面涂加防氧化剂.

3.可以调整橡套配方,尽量使用无硫硫化体系!

4.橡套配方换成CPE+EPDM  体系

想说的一点就是这几种方法,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成本。但我建议使用第4个方案,因为这种方案是防氧化效果是最好的,况且使用的时候,通过对其添加剂的调整,使其性价比提得很高,比如,在CPE体系当中使用纳米高岭土,就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目前有很多公司都在做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接头也没进水,连硫温度也不高,冷却也很充分,导体还是氧化,并且居然在线的中间有水汽珠在聚酯带上,不知水汽从何而

国标GB5013标准改版征求意见稿去年就出来了,绝缘材料将与国际标准接轨,全部改用三元乙丙,早晚要实施的。三元乙丙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导体绝对不会氧化,

 呵呵! 这是个历史性的问题,改变硫化体系成本可能会提高。如果要铜丝不发黑就要降低硫化剂用量,但可性能又很难达标,采用高成本配方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又小了,硫化操作水平影响比较小的就是配方和成本的问题。负责的企业这个问题早解决了,如果给个不合格的配方硬要导体不发黑是不可能的。有人说用镀锡倒替可以解决那为什么不用银导体呢?

无锡线缆 --- 2008-07-28 15:34:31

9

同意3楼、4楼观点
feng2007 --- 2008-07-28 20:00:56

10

TRA不要用了!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GLHuang --- 2008-07-29 20:25:37

11

CPE脱氯工艺的简化是导体氧化的最大隐患,一般来讲,CPE,EPDM并用胶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是不会产生导体氧化的问题的。
xdifen --- 2008-07-29 23:28:56

12

同意11楼的观点,所以铜线氧化的可能就铜丝的质量问题
小学生 --- 2008-07-31 23:23:14

13

最好是氧化锌去掉

cautoc --- 2009-06-19 10:43:26

14

看来橡胶配方是主要原因

ldx1986 --- 2009-06-20 08:16:51

15

我们用CPE/EPDM怎么就没出现导体氧化现象,是导体质量问题比较大吧,另外,氧化锌最好不要用,不利于老化的,用氧化镁就行了

xdjhxq --- 2009-06-20 14:44:50

16

ZNO在配方中起的是稳定促进的作用,同时兼硫化作用为什么不呢?防老化你加MB+DNP就可
83201398 --- 2009-06-21 14:58:13

17

学习学习,楼主这个问题看来引发不少人的响应,本人也学习学习的.
whbwell520 --- 2010-01-26 14:55:29

18

我们也是这样的,还找不到原因
sunnyR --- 2010-01-31 09:34:37

19

硫磺会使铜发黑

 

 

wswa12345 --- 2012-05-10 16:32:56

20

我们这里干yz的也这样了,为什么我们的主要是导体内部变色,而不是表面,这样说来应该不是橡胶的问题了吧
Fomalhaut --- 2016-07-16 11:31:47

21

mark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