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通讯电缆 > 关注4G通信,关注同轴电缆(完整版)

关注4G通信,关注同轴电缆 - 无图版

cuijiude --- 2007-11-12 14:08:31

1

在我们还没有充分体验3G通信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服务时,4G通信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除了享受这种便捷服务,作为电线电缆制造者,我们应更多的关注这种变化给电缆发展带来的冲击,你准备好了吗?

有何见解,不妨一起讨论一下。

cuijiude --- 2007-11-12 14:09:27

2

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的确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享受。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用户也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说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少人肯定不是很清楚,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这种技术。

  一、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背景

  大家知道,所有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从GSM、GPRS到4代,需要不断演进,而且这些技术可以同时存在。我们都知道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是采用的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话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GSM通信技术,该技术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它是根据欧洲标准而确定的频率范围在900~1800MHz之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频率为1800MHz的系统也被美国采纳。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不过它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仅为9.6kbit/s,和五、六年前用固定电话拨号上网的速度相当,而当时的internet几乎只提供纯文本的信息。而时下正流行的数字移动通信
手机是第二代(2G),一般采用GSM或CDMA技术。第二代手机除了可提供所谓“全球通”话音业务外,已经可以提供低速的数据业务了,也就是收发短消息之类。虽然从理论上讲,2G手机用户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进行移动通信,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给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GSM通信出现的缺陷,人们在2000年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GPRS,该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的推出标志着人们在GSM的发展史上迈出了意义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X.25分组数据接入股务。

  在这之后,通信运营商们又将推出EDGE技术,这种通信技术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二代半”技术,它有效提高了GPRS信道编码效率的高速移动数据标准,它允许
高达384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EDGE提供了一个从GPRS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方案,从而使现有的网络运营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设备,在第三代移动网络商业化之前提前为用户提供个人多媒体通信业务。

  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象征着3G通信的标志技术WCDMA也将成为未来通信技术的主流。该技术能为用户带来了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的传递。WCDMA通过有效的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的处理声音、图象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此外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象。人们之间沟通的瓶颈将由现在的网络传输速率转变为各种新型应用的提供:如何让无线网络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而不是给人们带来骚扰,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从信息的海洋中快速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能够方便的携带、使用各种终端设备,各种终端设备之间如何更好的自动协同工作等等。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技术最终将迈向4G通信技术时代。

  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任务已经达成,而现阶段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时代,今后十年将会是3G移动通信系统正兴的时期,或许到了十年以后将会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但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均会有重复性的时间点,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项技术更新,不过随着通信科技的日新月异,或许转变会更快、时间也会更短。对于移动通信服务业者、系统设备供货商或其他相关产业来说,必须随时注意移动通信技术的变化,以因应市场需求。

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概念介绍

  就在3G通信技术正处于酝酿之中时,更高的技术应用已经在实验室进行研发。因此在我们期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带来的优质服务的同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也在实验室悄然进行当中。那么到底什么是4G通信呢?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无法对4G通信进行精确地定义,有人说4G通信的概念来自其他无线服务的技术,从无线应用协定、全球袖珍型无线服务到3G;有人说4G通信是一个超越2010年以外的研究主题,4G通信是系统中的系统,可利用各种不同的无线技术;但不管人们对4G通信怎样进行定义,有一点我们能够肯定的是4G通信将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无线世界,它将可创造出许多消费者难以想象的应用。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这个速率是目前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4G手机将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ID应用程序成为个人身份鉴定设备。它也可以接受高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从而成为合并广播和通信的新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纽带。此外,4G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将比3G便宜。还有,4G有望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而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并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说现在的3G能为我们提供一个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话,那么4G通信将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这种新网络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

  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然而,在通话品质方面,目前的移动电话消费者还是能接受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有移动电话网中手机的通话质量还在进一步提高。数据通信速度的高速化的确是一个很大优点,它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it/s,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另外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确保了成本投资的大大减少,未来的4G通信费用也要比目前的通信费用低。

  4G通信技术将是继第三代以后的又一次无线通信技术演进,其开发更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提高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度--据3G市场分三个阶段走的的发展计划,3G的多媒体服务在10年后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覆盖全球的3G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人口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发达国家,3G服务的普及率更将超过60%,那么这时就需要有更新一代的系统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充分利用4G通信给我们带来的先进服务,我们还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4G终端才能实现,而不少通信营运商正是看到了未来通信的巨大市场潜力,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把眼光瞄准到生产4G通信终端产品上,例如生产具有高速分组通信功能的小型终端、生产对应配备摄像机的可视电话以及电影电视的影像发送服务的终端,或者是生产与计算机相匹配的卡式数据通信专用终端。有了这些通信终端后,我们手机用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漫游了,随时随地的享受高质量的通信了。
cuijiude --- 2007-11-12 14:12:58

3

目前,移动通信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拥有手机最多的国家。到2006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超过4.2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我国移动电话的人均占有率大约为33%。预计在未来4~6年的时间内,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将超过6亿户,人均占有率将达到50%。这说明我国在该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即将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超过数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将在未来几年内注入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设。综上所述,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将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直放站、室内覆盖系统等将得到迅速发展。而连接通信发射设备与发射天线的馈线、跳线、附件以及其它为移动通信系统配套的各种射频电缆的需求量也相应地急剧增加。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要新增各类基站几万个,年需求射频同轴电缆已达六万公里以上。今后几年每年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量将超过十万公里。可见,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将带来各类基站的增加,最终带来射频同轴电缆需求的增加,这为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

    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的同轴电缆较之早期的化学发泡绝缘电缆和纵孔绝缘电缆有很多优点。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的气孔生成采用注入非极性氮气的方法,气泡始终保持微小、均匀、互相封闭,电缆的电容均匀一致,无腐蚀、极少残留物,并且防水、防潮,因此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电气性能。它的发泡度高,相对介电常数很低,所做成的射频同轴电缆的尺寸可以保持较小的水平,有利于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射频同轴电缆采用皱纹铜管外导体,具有低电压驻波比、高功率容量和屏蔽性能、密封性及弯曲性能良好等特点。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简称射频同轴电缆)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在100MHz~3000MHz之间。它主要用在移动通信、蜂窝电话、微波传输、广播通信等无线系统的有线传输部分,作为基站的发射和接收机与天线的连接或者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

    射频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物理发泡聚乙烯组合绝缘层、皱纹铜管外导体和护套组成。组合绝缘层可采用皮—泡—皮的最佳形式。内皮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少量粘接剂混合而成,实心,介电常数约2.3~2.4左右,其作用是增加绝缘层与内导体的粘附力,提高绝缘层的气密性、防潮性。内皮层要尽量薄,以减少它对发泡层介电常数的不良影响。中间的物理发泡层用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少量成核剂混合而成,注入高压氮气。其发泡度一般在75%~80%之间,介电常数只有1.2~1.3。外皮层为实心绝缘层,用高密度聚乙烯,厚度小于0.1mm,作用是增加绝缘层的强度,还可以提高防潮性能。在物理发泡绝缘工序,首先聚合物通过加温熔融和混合,获得均匀的聚合物熔体,注入高压氮气,聚合物与氮气混合成核,泡孔形成。接下来混合物通过十字机头挤出,压力释放,导致泡孔生长,再通过水槽冷却,达到泡孔稳定化及绝缘结构的凝结。其泡孔结构的一致性,绝缘缆芯的直径、电容、偏心度的稳定性以及内导体质量等因数直接关系到电缆产品的质量。

    射频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由铜带切边、成型,形成管状,再经氩弧焊焊管、定径,形成所要求直径的铜管。物理发泡绝缘缆芯穿入外导体铜管内,铜管外导体通过轧纹机轧纹。轧纹转速与生产线速度应配合协调,以便使外导体达到设计要求的波峰、波谷和节距。外导体工序焊接和轧纹质量的稳定性关系到电缆产品的电气性能及弯曲性能。

    3G对射频电缆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目前移动通信的情况,将来3G的发展主要涉及以下通信系统:CDMA800MHz、GSM900/1800MHz、PHS1900MHz,WCDMATD-SCDMACDMA2000核心频段等制式。

    射频同轴电缆主要工作在这些频段。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发展与射频同轴电缆

    其中,2000MHz左右的频段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092-2004《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考虑到射频电缆为适应3G的发展,特别提出对3G相应工作频段的要求。3G的工作频段很高,对通信网络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对使用的射频电缆的性能要求,如高频下的衰减,电压驻波比、三阶交调、机械物理性能等都会有相应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性能更好、结构更优的射频电缆,并且要使用优质的连接器及可靠的连接方法,以适应3G网络建设的要求。这也是今后射频同轴电缆产品发展的一个亮点。

    射频同轴电缆的使用频率范围受限于它的衰减和驻波值的大小。电缆的衰减随频率增加而迅速增加,驻波影响(即不均匀性影响)也随频率增加而明显增大,致使电缆上损耗的能量过多而失去其传输能量的作用。在高频率下,电缆的衰减值还随电缆所承受的弯曲、机械应力和老化等情况而变化,呈现不稳定性。另外,当电缆传输的电磁波波长和电缆的横向结构尺寸可相比拟时,会出现高次谐波,使衰减急剧上升,并影响沿电缆传输的基波,从而使电缆的使用频率范围受到限制。

    电缆的使用频率范围取决于通信系统对衰减和驻波值的要求。通过结构设计和工艺加工的改善,可以生产出有较低衰减和驻波的射频同轴电缆,使电缆的使用频率范围得以展宽和提高。为降低衰减,可选用优质铜材的内、外导体,例如无氧铜材料来降低导体衰减。在降低介质衰减方面,应选用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正切较小的绝缘发泡材料;适当提高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比例;提高发泡度,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气体,可以使绝缘缆芯的发泡度达到80%以上。要生产出驻波值更小的射频同轴电缆,则必须使用一致性好、高品质的内外导体材料;对发泡绝缘缆芯直径、电容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焊接轧纹来说,则要求外导体波峰、波谷、节距更加稳定、精确。直径、电容和偏心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稳定、均匀的高质量的绝缘缆芯是低驻波射频同轴电缆的必要条件。在先进的焊接轧纹生产线上配置高精度在线几何尺寸图像仪,实时监测外导体的节距、波峰、波谷尺寸,可以确保电压驻波比性能优良。

    另外,在高频条件下,射频同轴电缆与连接头的配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高频下连接头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使被测电缆的电压驻波比值产生显着的改变。此时连接头部分的电压驻波比可能对电缆电压驻波比测试的影响起着支配作用。另一方面,连接器、射频电缆质量以及它们的配合不良,也就是连接器、射频电缆的非线性和它们之间接触的非线性还会产生三阶交调,对通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射频同轴电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更加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在先进的物理发泡绝缘和焊接轧纹设备上,使用优质原材料,配以优化的工艺生产出的射频同轴电缆,在5~3000MHz的频率范围内,其电压驻波比的最大值基本都在1.10以内。另外,衰减值已经做到同类产品中很小的水平。其技术指标完全能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要求。

hansen --- 2007-11-12 14:23:48

4

4G通信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不定对同轴电缆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电缆有更小巧的结构和更高的使用频率,在更高的带宽内有更小的衰减和驻波比。同轴电缆行业必将在绝缘介质和外导体材料及工艺上有大的突破。
cuijiude --- 2007-11-12 14:57:19

5

4G对同轴线来说测试的频率要到多少?
hansen --- 2007-11-12 15:06:47

6

4G频率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可能与3G共用频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无线电应用对于各行业生产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无线电管理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正在日内瓦召开的2007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07)审议的28项议题关系到我国国防、电信、民航、广播、交通、农业、铁路、气象等各个行业。在本届WRC会议上,我国派出了涵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中国WRC代表团。记者在报道大会最新动态的同时,也就各行业相关的WRC-07议题和无线电技术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对几个行业的专家进行了专访。

  在正于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上,来自1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就世界无线电频率划分和分配问题展开了讨论。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议题,IMT-2000(3G)后续系统及IMT-Advanced(4G)的发展问题,自然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关注。自10月22日开幕至今,会议日程过半,大会上关于IMT候选频率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根据10月30日IMT相关议题工作组向大会提交的工作报告,已划分给IMT-2000系统的频率将可用于IMT-Advanced系统,另外,ITU-R研究组提出的7段地面IMT候选频率中已排除了410MHz~430MHz和2700MHz~2900MHz两段用于IMT系统。

  未来移动通信发展将需要 1280MHz~1720MHz频率

  ITU研究组的评估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球移动通信对于无线电频率的需求将达到1280MHz~1720MHz,而现在全球用于移动通信的频率只有700MHz左右。因此,在WRC-07大会上尽快确定IMT-2000及IMT-Advanced系统未来可用的无线电频率对于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各国电信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无线电频率的可用性和时间表在各个国家都不相同,各国家各频段上的主要业务和次要业务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在全球范围内为IMT划分频率上存在很大难度。

  ITU研究组就未来IMT系统可用的频段提供了7个地面部分候选方案和1个卫星部分候选方案。7个地面部分候选方案分别是:410MHz~430MHz、450MHz~470MHz、470MHz~806/862MHz、2300MHz~2400MHz、2700MHz~2900MHz、3400MHz~4200MHz、4400MHz~4990MHz。卫星部分候选频段是1518MHz~1525MHz/1668MHz~1675MHz。在本届WRC大会上,各个国家和区域性电信组织从保护各自国家和地区的无线电业务的角度出发向ITU提交提案。

  WRC-07提出 将4G与3G共用频率

  WRC-07会议上将在全球范围内为IMT-2000和IMT-Advanced寻求频率,但对于已划分的IMT-2000频率未来应该如何使用也是各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关心的焦点之一。业已划分给IMT-2000(3G)的频率是继续用于IMT-Advanced(4G)技术,抑或为IMT-Advanced技术重新划分不同于IMT-2000的频率?这个议项的妥善解决关系到全球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部署问题。此前,ITU研究组曾提出三种方法,在WRC-07会议上,大部分国家和组织对于IMT频率的使用方法支持ITU-R提出的方法1A,即:已划分给IMT-2000系统的频率和未来新增的IMT频率将普遍适用于IMT-2000和IMT-Advanced系统。但这一决定遭到了叙利亚和墨西哥的反对,还有待在会议上进一步审议。 </DIV></DIV>

[hansen 在 2007-11-12 15:07:16 编辑过]

hansen --- 2007-11-12 15:08:16

7

5段地面候选频率 成为IMT争夺焦点

  除去已排除的410MHz~430MHz和2700MHz~2900MHz频率,在剩下的450MHz~470MHz、470MHz~806/862MHz、2300MHz~2400MHz、3400MHz~4200MHz和4400MHz~4990MHz这5段地面IMT候选频段中,支持和反对它们成为IMT频率的意见不一,僵持不下,尽管大会主席一再呼吁各国就IMT候选频率问题作出妥协,但关于IMT全球频段的讨论还是进入了黏着阶段。本周末各议题的小组讨论即将结束,到底哪个频段将于未来用于IMT,目前仍没有定论。

  (1)450MHz~470MHz:在往届WRC会议上,移动通信业务已作为主要业务划分给该频段,在频率使用上具有优先权。这一频段有很好的传播特性,可以提供大面积覆盖,基站数量要求少。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此频段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因为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成本在人口低密度地区提供普遍服务。在一些国家,此频段上已经部署了IMT2000系统,并且已具备此频段上的商用设备。6个区域性电信组织中有4个同意此频段用于IMT系统。(2)470MHz~806/862MHz:ITU研究组就此频段提出建议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未来可能腾出空闲的频率用于IMT业务。然而,也正是由于此频段中存在广播业务而使其备受争议。支持用于IMT的国家认为这个频段十分靠近目前IMT-2000系统使用的频段,具有很好的传播特性,可以提供较大的覆盖。而不支持将其划分给IMT的国家认为:此频段目前正被地面模拟电视广播业务使用,将来还会继续被数字地面电视使用以提供数字广播业务,而广播业务与IMT共用有一定困难,因此此频段的广播业务必须被保护。此外,GSM协会也在极力推行UHF频段用于3G,因为在更低的频段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为广阔的覆盖。

  (3)2300MHz~2400MHz:这一频段的带宽较大,能较好地满足IMT系统的网络容量需求。在我国,1880MHz~1920MHz和2010MHz~2025MHz频段是TDD的主要使用频段,2300MHz~2400MHz已规划为3GTDD的补充工作频段。如果我国在WRC-07上能够争取获得IMT在此频段上在全球范围内的划分,则可为我国TD-SCDMA未来实现全球应用提供有利条件。不过从此前各个国家和区域性电信组织提交给ITU的提案中看,在此频段上各国和区域性电信组织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我国TD-SCDMA产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虽然非洲、阿拉伯国家和亚太地区支持此频段作为IMT频率使用,但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反对将此频段用于IMT。目前针对2300MHz~2400MHz已成立一个起草小组,我国担任起草小组的主席。在接下来的会议议程中,起草小组将对于此频段是否用于IMT系统广泛征集意见,并向大会提交书面报告供进一步审议,以决定2300MHz~2400MHz的最终去向。

  (4)3400MHz~4200MHz即C频段:在这一频段,争论的焦点是卫星固定业务(FSS)和IMT的共用问题,这也是阻碍这一频段就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统一意见的最大障碍。3.4GHz~4.2GHz在往届WRC大会上已被划分为全球统一频段,用于卫星固定业务。根据ITU-R研究组的研究报告,卫星固定业务与IMT系统的共用比较困难,需要很大的保护距离。因此,不少国家认为,在3.4GHz~4.2GHz的频段中,至少在3.6GHz以上的频段上,FSS与IMT共用是不太可能的。大多数处于热带气候的国家正在使用3625MHz~4200MHz,并且无法找到替代频段,另外,对于马绍尔群岛等岛国来说,由于地势陡峭、四面环海,卫星通信是国家电信基础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唯一的可信度强的通信选择,因此他们也反对将此频段用于IMT。除了对卫星通信依赖性较大的岛屿国家及一些非洲国家,国际海事组织(IMO)对于C频段用于IMT系统也持保留意见。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部署在这一频段,由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地球站与IMT系统的共用困难,IMO称,如果在WRC-07会议上为IMT确定了这一频段,那么海事卫星的业务质量将会收到很大影响,船员的生命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此前有些国家提出另一种方案,将C频段中3.4GHz~3.6/3.8GHz拿出来用于IMT业务,支持这个方案的欧洲和非洲国家认为,随着卫星技术的进步,在3.6GHz~3.8GHz频段上可以找到FSS与IMT共用的方法。在小组结束前最后一天,这一频段仍存在很大分歧,起草组就此频段拿出了三种不同方案以供全体大会讨论。

  (5)4400MHz~4990MHz:这一频段的分歧相对较小,在此频段只有一个国家反对用于IMT系统。在很多亚太地区的国家,4400MHz~4990MHz频段为点到点无线定位业务所广泛使用,且这一频段中的4500MHz~4800MHz在《无线电规则》中已经分配给固定卫星业务使用,绝大多数国家认为移动通信业务和固定卫星业务不太可能在相同国家的相同地理区域内共存。另外,和其他候选频带相比,该频带的频率选择性传播损耗最大,不利于高速度的移动应用。
hansen --- 2007-11-12 15:09:07

8

卫星IMT候选频段 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IMT不仅包括地面移动通信系统,还包括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两种技术互为补充。在很多通信不发达的国家,卫星移动通信仍是为人们提供通信服务的主要手段。包含地面和卫星部分在内的IMT技术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引入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农村学校的高速互联网接入等多媒体业务,从而实现普遍服务。

  与地面IMT候选频段450MHz~470MHz、470MHz~806/862MHz、2300MHz~2400MHz、3400MHz~4200MHz这几个频段上激烈的争论相比,在卫星IMT候选频段1518MHz~1525MHz/1668MHz~1675MHz上各国意见似乎较为统一。非洲、亚太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借助IMT-2000卫星技术提高覆盖面积,为农村等偏远地区提供普遍服务。目前WRC-07针对此频段已经成立相关的起草小组,初步在两个议项上达成一致:将1518MHz~1525MHz/1668MHz~1675MHz用于IMT卫星通信技术;原用于IMT-2000卫星通信的频段将可用于所有IMT系统。

  WRC-07主席提出 IMT频率选择五原则

  随着无线电新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找到用于IMT的“干净的”单一频段是几乎不可能的,IMT业务与其他无线电业务共用频段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此,WRC-07主席Frangois Rancy先生提出,WRC-07大会将本着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总原则来寻求全球范围内用于IMT的频率。在世界范围内为IMT划分频谱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1)给每个国家提供足够的频谱以满足其频谱需求,用于扩大覆盖或提高容量;

  (2)为了减少在全球范围内为IMT寻求频谱的难度,应该考虑保留一些候选频段的一部分;

  (3)对于已经划分给IMT业务的频段,如果在此频段上同时存在其他无线电业务,并不为IMT系统提供频率使用的优先权或倾向性;

  (4)已经划分给IMT系统的频段可以用于IMT系统,但是要根据每个国家的需求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并与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协调之后进行;

  (5)在未来的WRC大会上,ITU将对已划分频率的IMT系统提供保护,不会在未来的大会上对移动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共用标准进行修改。
donnie --- 2007-11-12 16:26:22

9

呵呵,是想关注的。

--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