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网 > 娱乐休闲 > 多个民族的生息繁衍(完整版)

多个民族的生息繁衍 - 无图版

kpsleoq --- 2015-04-25 16:48:26

1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寨子里是没有自来水的,在记忆的荧屏中,依然保留着清塘那口古井的庄严形象。

   清塘村南有一条路叫花石路,而古井就在花石路边上。这口井深约三米到四米,宽米余,井口是一个正六边形的模样。井的的旁边用水泥和石板铺着,井口上有一块大青石作井盖,每次村民把水取出来后都要把井盖盖上,生怕尘埃玷污了这纯洁的“母亲”。井的上方有一棵大柳树,我,双柱和皮蛋三人的手拉在一起才能把它围起来,定是有些历史了。村中的花甲老人说,这棵柳树是一棵神树,是守卫我们清塘的英雄,因此,我们不仅尊重这口井,也很敬畏这棵树。

   再说那井,井盖是一块大青石,而井身则是大理石,上面雕刻这龙和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可能岁月久了,有些已模糊了。也没有人知道它的确切的来历,大约在明朝时就存在了吧!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有一个官员在官场得罪了当朝宰相,宰相上书皇上,诬陷他造反,皇上不分是非就把他贬到西南这蛮夷之地。他来到这里,非常悲愤,欲以一死来解脱,恰见一口井,欲投之。忽然从井中飞出一条白龙,问他为何如此悲伤,得知情况后,白龙遂给他一栋华丽的房子和一笔财产,让他自由的生存,并且可以取食井中之水。此人便定居下来,时代繁衍,形成了以后的土司刀闷氏图。刀氏后人感恩白龙,于是每年过年要祭拜此井,至今已不是刀氏一族祭拜了,而是全寨的人都祭拜。此井也因此名为白龙井。

   清塘有三个村民小组,有十五个民族,白龙井从明朝至今,哺育了好几个世纪,多个民族的生息繁衍了。在进入新世纪之前,它都是清塘所有村民的“母井”,村民的做饭,洗衣,饮用以及牲畜用水,无一不是从这口井取的。来看井中之水吧,井水有些碧绿,盛在桶里或石缸中却清澈的很,喝起来很清凉和甘甜。有时候,很多小鸟、野鸡、或是狐狸等动物,也会偷偷地来喝,生怕人类把这甜美的泉水喝光了。挖井人早已不在,古井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庄严的立在村南的花石路边。

   还记得那些担水的日子,虽苦但却是乐的。

   那时候因为贫穷,父母是忙得不可开交的,而喝水是他们忙的一项活儿,水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因为每天做饭、洗衣、人和牲畜用水大约要四担到五担,而我家因为多养了些牲畜,是必须用六担的。每天眼看着母亲瘦小的身体担起那一担担沉甸甸的水,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也跟母亲去担些。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小半桶,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就慢慢增多了,慢慢的一个人也去担些,有时是和双柱、皮蛋一起去的。下雨天去担,总是摔跤,帅的眉青脸肿的,让人哭笑不得。还记得有一次,我摔倒了正好倒在路边,腿被尖尖的篱笆桩穿了进去,穿的很深,血一直流着,疼得我麻木了,也急的双柱和皮蛋哭了。后来,父母把我送到老村医赵大爷的哪里,慢慢的才好了呢。那疤痕至今还在,那是我最忘不了的记忆。

   古井伴我成长,每次我伤心难过的时候,都要和它诉说,它总是用微笑的脸庞和甜美的泉水安慰我和鼓舞我;每当我快乐高兴的时,它和我一起分享,歆受着我的快乐。从我离开村子出来求学那天起,已有八年之多,虽也偶尔回去次次,与之却未曾蒙面(因为我家在村北,离得太远)。古井犹在,乡韵仍存,漂泊的我依然恋着乡情、乡风和乡俗,忘不了那些点滴。

   因听说去年大兴水利,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修了蓄水池,享受着自来水的方便,却早把那空白龙井遗忘了。心中猜想白龙井的惨景,不由得又忆起了往事。

-- 结束 --